绿树浓荫翠满城 ——崆峒区推进中心城区绿化建设侧记

12.09.2016  09:06

三里塬花坛。  

  微风吹花绽,美景入画来。一簇簇新绿,一树树花开点缀着西北小城——崆峒区。

  夏末时节,行走在崆峒区,绿荫浓浓、郁郁葱葱,城市广场明珠般点缀其间;主要街路,碧树葱茏、绿树连荫,美景佳处画卷般徐徐展开……

  近日,笔者跟随崆峒区园林局工作人员来到文化街巷,工人师傅们正在给几个月前栽植的新冬青树浇水。“原来的老冬青耐寒性差、换期慢、容易风干,成活率低。”崆峒区园林局工作人员田孟秋介绍了栽植新冬青的原因。他解释到,“新品种北海道冬青耐寒、抗旱、成活率高,四季常绿,已经完全适应了城区的气候。”

  “20棵金丝垂柳、34棵雪松、2200株爬山虎……有秩序、有节奏,疏密有致、跌宕起伏,远看似一个绿色的画框,近看是一组形态丰富的绿色景观。”平凉五中校长张耀宏告诉记者,学校西边是人造水湖和六角亭,东边是绿色文化长廊,共栽植了40多个树种,现在校园绿化面积达到了2002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

  中午时分,笔者来到南山公园。“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与家人来到附近的南山公园休闲,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退休教师张小勇说,“现在走出家门就能见到绿,就像生活在公园里!”

  南山生态运动养生公园是中心城区栽植规划设计的经典之作。“今年我们在圆通寺道路两边栽植了2米高桧柏100株、直径10厘米的国槐50株、2米高云杉500株,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今年62岁的朱成义是南山公园的最资深的管护人员,他说:“现在公园里各类景观树达到了79个品种20.8万株,形成玉兰园、樱花园、丁香园、银杏园、牡丹园和竹菊园六个观赏植物专类园,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5%。”

  笔者从崆峒区建设局获悉,南山公园作为中心城区3A级旅游景区,如今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和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新格局。

  随后笔者又来到城区新建的景海丽都小区。信步于鸟语花香的绿地景观内,处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投资了110万元,栽植了石楠球、小叶女征球、红肉海棠、胶东卫予、小金叶榆等树种5000余株,绿化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

  合理搭配绿化树种,丰富城市绿化层次和色彩是园林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跟随园林局工作人员走街串巷,一片又一片的绿色美景映入眼帘。广场、街头、小区、学校的绿化更是亮点纷呈,犹如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境的绿网,让绿色无边。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通过实施精细化、日常化、长效化的绿化管护,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景观达到了‘净、绿、靓、美’的效果。”崆峒区建设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中心城区实施了西出口城乡接合部绿化、城市部分街区绿化提升改造、区直机关单位绿化、创建园林示范单位等8大类15项绿化工程,计划总投资1085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85万元。

  绿化提升了崆峒区“颜值”,真正实现了绿树环抱、绿色满园。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崆峒区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了38.5%、36.21%、7.61平方米,机关单位、街区道路、花坛各类树木突破840.5万株。今年中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达154112.6平方米。(通讯员朱元军 崔乾 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