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各种晒 不少全职辣妈称"找到了组织"
“社会圈子就是生产力”,“多条朋友多条路”。在网络社交平台迅速渗透的今天,家庭妇女也有了寻找、构建自己人脉的机会,甚至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积累财富。不过“混圈子”既平常又不简单。晒娃、吐槽、做买卖、展现个人魅力……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纯姐妹的女人群,情商和智商的较量处处可见。网络研究者唐兴通认为,大众社交会逐渐走向细分、小众和排他,形成一个个小的生态系统,尊重相互利益和彼此智趣是在同一个圈子里的最基本前提。
朋友圈里找到闺蜜
现如今,“辣妈”已经不是明星母亲的专属,在百度百科里,“辣妈”是互联网新生代网络名词,一般指身材火辣、个性独特的20~30岁准妈妈和妈妈们的代名词,它已经是每一个妈妈们追求的目标,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妈妈形象的代言人。不过,随着“辣妈群”的兴盛,这一词条含义也在逐渐外延。
全职太太往往是辣妈群里的“活动骨干”。“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宠物,没宠物的干脆晒自己。”网上针对“微信三俗”的指责,往往让全职太太感受到浓浓的恶意。不过在妈妈群里,这些内容可以随便晒,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共鸣。最初,她们依托着幼儿园或者小学里的家长平台,搭建起妈妈群,随后一些活跃者跳出此类平台,“升级”志趣更相投、活跃度更高的“辣妈群”。
市民王女士老家不在青岛,大学毕业之后,她在青岛定居下来,结婚生子,现在她已经是一名三岁孩子的母亲,在生孩子之前,她辞去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对于自己的交际圈子,王女士坦言“以前很窄”,除了此前在工作时认识的几位同事外,由于自己是外地人,在青岛她几乎没有太多的人可以交流。
然而自打有了微信群以后,王女士说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俨然感觉像是“找到了组织”一般。“一些妈妈们在群里边晒娃的各种照片,特别是发了一些孩子一起活动的,更能引起其他人的共鸣。”王女士说,通过加入的这些群,她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再通过大家的朋友圈,认识的人也就更多了,有的人甚至跟她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
拼颜值追时尚斗智斗勇
就职于一家记帐公司的李女士现在也是一位孩子母亲,此前她的一份工作是一家外企在青岛的办事处,因为从事的主要是接待服务,公司里的很多的职工都是女员工,几年前办事处撤销之后,众人虽然也是各自求职,但依然保持着紧密联系,大家还建立起了一个职场群以便于沟通,而随着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这个职场群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辣妈群。
“这个群里的,可以说个个都是辣妈。”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她们的这个群里,大家平日里除了聊聊近况外,也会经常交流一些工作信息,但是作为现代职场的辣妈们,很多以前的这些同事经常会在群里晒自己近期的亲子照,以及美颜后的照片。
实际上,拼颜值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的一点一滴。“有时候看个群消息压力就挺大的。”在同安路附近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赵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因单位里女同事多,她们私下建了一个群,里面发布的信息可谓风生水起,“大家都乐意展现自己的生活,而且看上活得都很潇洒、富有小资情调,去幽静的咖啡馆,写一些对于着装的见解文章。”这些生活在身边的辣妈们如此行为,让自认为“粗拉”的赵女士觉得某种压力,“好像没有跟上节奏一样。有的人是真潇洒,但有些晒出来的潇洒也是挖空心思刻意为之。
想成红人须有人“提携”
说到辣妈群,就不得不说一说微信群里的微营销。记者了解到,不像一些通过孩子、同事等关系建立起来的辣妈群,还有一种辣妈群,她们通过朋友之间的介绍、或者绑定的手机号、QQ号联系到一起,本身就是为了做生意刻意培植起来的,或者是因为买卖关系自发兴起的“集市”。
辣妈群建立起来以后,实质上是具有高度封闭性和排他性,如果没有一帮拥趸是不可能做成生意的。记者在调查中借用女性身份加入了几个辣妈群,根据介绍人身份的不同,在群里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也天壤之别。
在一个微信辣妈群里,集合了糕点商家、服饰代购、小儿按摩师、幼儿园老师、护士等形形色色的“有用之才”,记者被一名普通群员介绍进去之后自报家门,但是连一朵鲜花都没有。当一名群员在介绍了自己孩子湿疹病情后,小儿按摩师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引来众多姐妹的关心后,记者也试着将自己孩子的感冒症状进行描述并希望得到帮助,但是没有一个人接话。
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熟悉之后,记者在私聊中寻求帮助才知道,记者备注的“主妇”身份无一技之长,所以并不受待见。而有用之才都是被群主出面引荐,一般都会说“某某从事某行业,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找她……”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更快地融入这个群体。记者随后找群主备注“功能”,自荐称可以提供免费国学课程和游乐场地,被群主已推荐,果真在“幼儿书法学习哪家强”的话题讨论中迅速成了群红人。
■看点
群里的带头大姐是怎样“炼”成的
在不同的辣妈群里,可能有着同样的“带头大姐”,是她们,使得群里一直热闹。那这些“大姐”是怎么“炼成”的呢?
J女士,是一名外企职员,工作轻松有很多闲暇时间,她是多个500人微信群的群主。由她提携的微信群骨干以外企白领、医生、律师、大学老师、私企老板为主,妈妈们每天都会在网上交流育儿心得,隔三差五还会举办线下活动。如果说她一呼百应那一点都不为过。她通过微信群为咖啡店造势办起读书会;为楼盘做宣传,办起旗袍派对,甚至众筹办起了“私塾”。而带头大姐的发言也往往很有“御姐”范儿。比如在晒完游玩照片后会感慨一句“传说中的某某特产,刚刚品鉴完毕,竟不如某某做的好吃,某某家的糕点,确实是一绝。”在炫耀境外游之余还推荐了产品,让微商姐妹感激涕零。
想要成为带头大姐必须够时尚有资源。有一些群,在建立之初就是由带头大姐召集的。比如在一个妈妈群中,在群主一栏中显示F女士,只要她一露面,马上会有人闲聊几句称呼“F姐”如何如何。这位大姐凭借自身的社会地位会经常为大家谋些福利。记者在群里活动的时候就赶上了两次,比如“各位亲,明天又有福利了,某游乐场玩免费。招募10个名额,赶紧报名,先到先得。”“家有学画画的宝宝,可以周六去听讲座,想报名的可以关注某某微信号,也可以私信我……”
而F姐建的群俨然成了“创业孵化基地”,比如上面的那个例子,关注一个微信号,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就是一个辅导班,虽然只有教育咨询的资质,但是几次免费活动下来,聚拢了人气,竟然也开起了一个8个孩子组成的创意美术班。而在另外的一个所谓的“绘本精读公益讲座”后,市南区一个小区咖啡店内多了十余名持卡会员。
群主的威信度直接影响到了这个群的活跃度。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十几二十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那更是一台大戏。大头大姐除了收获掌声也有喝倒彩的。记者在朋友的群聊天记录里找到了一段舌战的“过往”。在一次对于群成员销售次品盈利的指责中,一名成员愤而退群。F姐直接上了一句“姐太忙,走好不送”作为总结,后面马上出来了一群委屈的泪水头像。在平息了怒火以后,带头大姐往往会来一段“鸡汤”诉说自己的立场:“永远与最靠谱的人并肩作战”。
■专家
沉溺小圈子,当心被过度社交所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陌生人社会,特别对于年轻的母亲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迫切需要来自“熟人”的慰藉。“朋友圈”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趋势,大众社交逐渐走向细分、小众和排他,任何一个生态社交圈子,其形成都是以尊重互相利益和彼此智趣为前提的,简言之,人们的社交方式越来越圈层化。辣妈群就是典型的表现,她们有了孩子,但不同于以往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表现出了特别的激情。
辣妈的圈子中,以爱晒为例,很多辣妈们花费了太多时间在手机上。记者调查发现,在辣妈群里,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活跃者什么都“晒”:大到风景、家具,小到食物、内衣甚至刷牙起居,无论多么琐碎的事情都要“晒”。有些“晒”是为了分享生活经验,但过于频繁的“晒”实际上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复,并且给予关注、评论,从而实现自我的满足。按照记者的统计,这样的情况下,母亲甚至没有时间陪孩子完成一个完整的游戏,孩子更多的时候成了手机镜头前的“道具”。
对于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乐为心理研究所的心理研究员管奎令,他分析认为,“晒”本身有好的一面,可以关注自身生活,获得满足感。但过于频繁的“晒”、沉溺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则不同,“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要面子,要形象,为了自己光鲜、获得尊严。还会存在比较心理,‘别人都晒,我也不差’。”管奎令说作为一种消遣,晒生活点滴无可厚非,而过于投入,过度社交,很可能得不偿失:“‘晒’可以让人们关注生活,过了度就会导致忽略身边亲人、孩子,那么晒的意义就变了。”他提醒,在辣妈们拿着手机晒的时候,注意不要为了晒而晒。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