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甘肃省扶贫办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

29.05.2014  15:18

  原标题:省扶贫办: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

  记者 苏海琴

  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周兴福表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办紧密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聚焦“四风”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深刻对照检查,找准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整改落实;着眼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制度,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会议精减了50%、文件减少了33%、“三公”经费压缩了29.5%、办公用房压缩了23.3%,彻底杜绝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

  而在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中,省扶贫办始终把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用整改落实促进扶贫工作落实,用扶贫工作成效检验整改落实成果。

  “群众急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我们就尽力去改什么。”周兴福说,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为切实保障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省扶贫办进一步完善了资金“因素分配法”,将财政扶贫资金按照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力和扶贫成效等六个因素分配到县。省上也不再审批项目,工作重点转向综合协调、规划指导、政策研究、监督检查和业绩考核,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建档立卡是扶贫攻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省扶贫办去年以来集中人力、物力,用了半年多时间,对全省692.2万贫困人口和当年脱贫的140万贫困人口逐村、逐户落实,在此基础上,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建档立卡,建立了信息平台,实行动态化管理。

  周兴福介绍,到2013年底我省还有552万贫困人口,而且扶持难度大,的确是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要确保按期脱贫致富,需要大量资金扶持。面对贫困地区广大群众发展的迫切需要,投入不足一直是扶贫工作的一大瓶颈和难题。

  2013年,省政府与国开行合作的800亿元贷款项目,已在7个试点县启动实施,主要解决贫困村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问题;安排扶贫贷款贴息6亿元,引导双联惠农贷款等各类金融资金达到87亿元;安排贫困村互助资金1.3亿元,使扶贫互助协会达到2944个,资金规模超过了11亿元;启动实施了9个县的“中和农信”小额贷款工作,为3500多个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2700多万元。金融扶贫已成为甘肃扶贫工作的新“品牌”和新“亮点”。

  周兴福表示,省上已经决定,从今年起,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其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最大限度地撬动金融资金。在这方面,去年以来省扶贫办初步探索出了“围绕一个核心、完善五种模式、做优十二类型”的金融扶贫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