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践行群众路线 甘州区 实字当头改在先

15.07.2014  09:43

  原标题:甘州区: “实”字当头改在先

  一股股新风在这里兴起:勤俭勤政,为民服务成为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生产一线,常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个个变化在这里出现:原来办事看流程、跑部门,层层上报审批让人等,现在办事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干部代办一次就能成……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张掖市甘州区27587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民声、问民计、排民忧、解民困……把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里”,激活了干群“鱼水情”。

  不等不靠:“创新先改”走在全省前列。4月22日,甘州区财政局向全区下发了一份文件,拉开了全区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的试点。“通过改革,将财政监督延伸到资金始终终端,实现财政资金运行的全程监管,有效防范财经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进一步从管理源头上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的监管体系。”区财政局党委书记王慧敏说。针对各单位反映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财政局在全区范围内举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培训班,选聘大学教授和相关业务部门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针对性进行培训,448人参加了培训。参加完培训后,靖安乡财政所惠农会计曹海峰深感受益匪浅:“这次的培训和以往有很大不同,不仅更通俗易懂,实用性、针对性也更强。”

  不推不拖:“即知即改”见成效。“以前午休时间,经常能听到大街小巷的鞭炮声和叫卖声,现在街道上几乎听不到这些声音了。”家住甘州区青西街的王军谈着自己的感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甘州区公安局针对群众反映,在城区范围内集中开展烟花爆竹燃放整治专项行动,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营造出了宜居、安全、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

  “假如我是一名经营者,去工商部门办事遭到冷遇,我会怎么想?”、“假如我去工商所办事,办一件小事要花半天时间怎么办……”这是甘州区工商局开展的“假如我是一名经营者”的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站在群众的位置去想、去看、去思考。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切身感到了优质服务的重要性,认识到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的重要性。

  不离不弃:让群众心不冷。“小区里没有垃圾池,垃圾胡乱堆积,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质量。”靖安乡上堡村6社村民闫宏金的意见得到了乡党委书记陈贤的高度重视,针对这条意见,在全乡设立垃圾箱144个,集中人力物力在各小区内修建垃圾池并指定专人定时清理运送垃圾,大大改善了小区环境卫生,得到了群众的称赞。针对农村法制意识淡薄、对惠农政策了解不到位的问题,陈贤更是带领机关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听取百姓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还在全乡实施了“大喇叭工程”,每天早晚由乡领导干部轮流通过村社喇叭给大家讲解法律、养生及惠农政策。“以前要看电视或者专门去乡司法所询问,现在乡干部天天下村社宣讲,喇叭里经常播,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到惠农政策和法律知识了。”新沟村三社村民李兴军说。

  不虚不夸:实实在在办实事。辛辛苦苦打工一年,眼看要过年了,老板居然跑了。无奈之下,新墩镇村民贺建军到甘州区人社局进行投诉。“没想到不仅跑一趟就受理,领导还亲自督办。短短几个月,64715元血汗钱很快就追回来了。”今年以来,甘州区人社局将为民办实事、即知即改作为重要抓手,在办案中注重简化程序,尽量让困难群众少走弯路。针对当前农民工工资普遍拖欠的问题,该局加大恶意欠薪追讨力度,还争取了5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欠薪应急保证金,不断完善用人单位的失信程度机制管理,实施总承包企业负总责制度,对不讲信用的企业直接列入“黑名单”不给审批项目。至目前,区人社局共受理案件135件,追讨回来1067万元,涉及1020人,其中移交恶意欠薪案件7件,拘押当事人4人。(刘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