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书写干部群众的血肉联系---记“双联”干部王建  

28.07.2014  17:18

  在西和县石堡乡祁家村,人们常常看见一位皮肤黝黑的老人,他不但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而且还走进农家小院,逗小孩,和村民唠家常,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他就是省地矿局物业中心双联办副主任、省地矿局物业中心和培训中心常驻西和祁家村双联行动联络员王建。

  在2年多的双联行动中,他真诚热情的工作,不仅获得祁家村两委班子的认可,也获得了村民的好评和赞誉。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村民要求帮扶解决的困难一件接一件,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是王建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王建一面与乡村干部群众座谈、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一面进行实地考察,从众多需要帮扶解决的问题中,梳理出村小硬化操场、改善办学条件,解决38户村民吃水,为全村修建田间农路等3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受到全体村民普遍欢迎。在项目施工建设中,王建更是冲在最前,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水泥够不够?”, “砂石干净不干净?”,“一定要注意安全!”,……。都听得让人耳朵生茧。村民们看他幸苦,建议让他多注意休息,但到了水井封顶的时候,他总要亲自下到井里,查看水窖修的合格不合格,有没有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做得牢实不牢实。有的老乡说:“老王,你就放心,给自个干活,没有作假糊弄自个的!”。王建只是嘿嘿一笑,说:“单位派我来干什么?就是要将老百姓的事做好啊,要不……,对的住谁?”。面对一句看似简单的反问,祁家村全体村民无言以对,但喜笑眉梢。看着一辆辆农用车拉满油菜、小麦,村民们毫不费力的完成夏收时,祁家村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喜悦和轻松。

  祁家村的优势在哪里?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农村彻底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面对祁家村人多地少、劳务输出多、靠近盐官羊肉市场,畜牧养殖和经济林果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王建和村干部一道为村里制订了发展劳务输出、肉羊养殖业和经济林果业的发展思路。2013年5月,在王建的动员鼓励下,由驻村大学生村官和村主任带头,带领5户村民成立了一家肉羊养殖合作社,当年引进优质良种羊50只,实现经济收入1.8万元,在全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2014年,按照把核桃产业作为增收主要产业的群众意愿,一次性帮扶村民栽植优质核桃树苗7800棵近400亩。王建说:“就是要通过专业养殖合作社和核桃产业培育,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闯出一条新路。2013年,受岷县漳县地震影响,村民祁双喜住房成为危房,但仅靠国家帮扶资金重建还存在困难。王建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向中心领导汇报,协调解决小红砖10000多块,帮助祈双喜顺利盖起了新屋,被祁双喜夫妇戏称为“连心房”。祁双喜说:“党的政策好,党的领导干部更好!

  王建年过五旬,又患有糖尿病,常常靠胰岛素降低血糖。但群众的事,大于他自己的身体,面对繁杂的群众工作,他从不说“”。 2013年6月18日,在考察祁家大山田间农路时,因为路途遥远,错过了就餐时间,王建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浑身发抖,直冒虚汗,随行的小张只好叫村干部从山下派人捎来几瓶糖果饮料缓解症状。从兰州到祁家村近500公里,早上从兰州出发,开车5个小时,到祁家村时已到下午。但每一次,他都不顾长途颠簸与劳累,及时通知村干部商量有关双联工作的事。村上的同志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别太较劲,休息一下再安排工作上的事,但每一次,他都说:“不碍事,不将工作落到实处我心里着急。”王健说,自己年轻时下过乡插过队,受过农村的关怀和照顾,所以,他深知自己与农村的感情,但工作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得到回报农村的机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王建,正是怀着一份老知青对农村应有的纯朴感情,带着一颗真诚感恩奋进的心,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书写着干部群众血肉联系的新篇章。(通讯员 余军 、马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