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环县即知即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实效

13.06.2014  10:48

  6月的环县,降雨比往年多了许多,充沛的雨水悄然滋润着久旱的土地,也滋润着群众的心,然而更让群众感到舒心的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件件为民实事的落实。春节过后,全县46名县级干部、4000多名机关干部、2000余名乡村干部深入乡村农户,活跃在田间地头,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把一件件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把满意写在群众的笑脸上。

   倾听辣味意见,让群众“挑刺”

  问询群众的感受,听到最多的话是“日子好了”;翻开干部的笔记,频率最高的语言是“作风变了”。

  春节过后,环县各级干部的足迹,留在农户里的印记最多,踏进地头的印痕最早。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干部,街头巷尾问民生,进村入户解民难。可以说,“找问题”是环县教育实践活动的“预热”,“即知即改”则是这次活动的“抓手”。

  环县是省委组织部多年扶贫工作、双联行动的联系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把环县作为自己的联系点。活动开始后,先后4次深入乡村社区开展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全县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省上领导的表率作用,无疑是对环县广大干部的极大鞭策。

  “不亲自走一走、看一看,怎能感受到群众的苦与乐。只有和群众面对面,才能和群众心贴心。”对调研征求意见,县委书记王谦感受颇深。

  车道乡红台村,是全县最偏僻落后的村,也是王谦的双联行动联系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多次深入红台村,进组入户,实地查看、慰问贫困户、听取汇报、详细了解红台村的村情民情,帮助制定了“村子通油路,户户有良田,家家搞养殖,全村奔小康”的脱贫蓝图。

  近日,王谦再次来到红台村,认真听取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对县乡干部的意见建议。

  村民刘永惠反映:“往年在贷款养羊、机平梯田等民生项目上,只重视点上的,不注重面上的,我觉得这就是形式主义,希望以后在落实民生项目上,把落后的地方都能照顾上。”

  面对群众的“辣味”意见,王谦随即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他说:“机平地少、出行不方便,部分群众还没有用上电,全县像这么偏僻落后的村还很多。我们要认真梳理这些意见和问题,在贷款养羊、梯田建设、农村道路、农电改造等方面,给困难地方的群众吃‘偏心饭’。”

  最近,县乡计划为红台村落实机平地1000亩,为50户养殖户协调5万元惠农养殖贴息贷款,实施乡村路、出境路近40公里。目前,各项实事正在逐项落实中。“我们提的意见县上领导重视了,解决得也及时了。”刘永惠感慨地说。

  一串串匆忙的脚步、一个个坚实的背影,留在了村里的山沟沟,也留在了群众的心窝窝。

  “群众的辣味诤言,就是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方向,把群众的事情办实了、办好了,干部  ‘四风’问题就会越来越少。”王谦说,做老实人,当好干部,就应该提倡让群众说“不”。

  从2月中旬开始,到层层动员之前,环县各级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窗口,开展“三进三访三问”征求意见活动,深入查找干部作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累计征求意见建议22469条,县委先后12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党政联席会,把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归纳整理后,对责任单位下发了《关于对即知即改事项进行交办整改的通知》《关于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即知即改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

   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认可

  “塬地盖薄膜,山地种苜蓿,沟坡栽树苗,全村搞养殖。”说起村里的发展蓝图,曲子镇董家塬村党支部书记胡鹏林一口气说出一套生态农业思路,他说这是县上帮董家塬村制定的。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环县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委多次召开会议,第一个议题就是汇报深入联系点“串门”的情况,这是落实“沉下去”的一项措施。在联系点开展工作,环县试行了“沉下去找题目,请回来交答卷”的办法,联系点成了各级干部的责任田、示范田。

  这几天,演武乡三合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白小军等“羊倌”不再为羊生病的事犯愁了。县里专门在各乡镇配备专职畜牧防疫员,包治羊畜的各种疾病。近年来,羊畜防疫成了广大养殖户的一块“心病”,白小军点的这道“题”,就是县上领导的“必答题”。

  在集中调研中,环县推行领导干部领题调研制度。全县选择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道路桥梁、住房安全、吃水用电、梯田生态等4个领域的突出问题,分解到四大班子领导头上。每人一题,查找现象,深挖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包到底,直至解决问题。

  点题容易答题难。尤其是做好,做得让群众满意,就显得更难。

  “以前想盖个章也找不到人,现在好了,连村干部都实行了轮流坐班制、便民服务代办制,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提出干部“走读”问题的环城镇马坊塬村农民黄钰,谈到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时非常满意。

  活动中,环县推出了热点难点问题“挂牌销号”制度,各乡镇、各单位定期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逐一编号后,制定限时整改方案,并开始实施。整改落实后,由上级党组织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的“销号”,不满意的再“复号”整改,直到群众满意。“挂牌销号制”给相关单位增加了压力和动力。目前,全县共有1129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以“销号”,其中完成涉及全县整改事项14件、涉及县直部门整改事项708件、涉及基层乡镇(社区)整改事项407件。

   坚决反对“四风”,让群众信任

  2月28日,环县20337名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群众代表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民主评议表》。评议的对象是县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评议内容是群众关注的“四风”问题。评议表用档案袋密封收回。

  县委领导从活动一开始就把自己“摆进去”,狠抓反对“四风”急刹车后的“惯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县9000多名干部全部作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叫停超标公务用车8辆;整理、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20461平方米。全县“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3月3日傍晚,从县城开完经济工作会议的21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没顾上回县城的家里看看,就全部匆匆赶回乡里。这是整顿乡村干部“走读”现象后带来的变化。目前,全县各乡村统一实行干部逐级请销假制度、双休日节假日不休息制度等。为了确保乡村干部既能“住下来”、更能“干起来”,环县结合“访、知、解”活动,开展乡村干部“夜访、夜谈”活动,与群众谈农事、拉家常,用一把把真情钥匙开启了群众的一扇扇心门。

  环县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深化改革有机相结合,相继出台了《服务单位首问责任制》《服务单位限时办结制》《服务单位AB岗工作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列出项项办事权力的清单、次次公务活动的规定,个个生活作风的禁令,一条条硬性规定,一次次专项整治,体现了把整改贯穿始终,建章立制贯穿始终的活动势头。

  一桩桩好事暖民心,一件件实事惠民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环县组织开展了以“宣讲形势送政策,解疑释惑送法律,强村富民送科技,卫生下乡送健康,教育下乡送希望,文化下乡送娱乐,扶贫帮困送温暖,窗口单位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八送”服务活动,组织22个单位组成若干个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深受群众的欢迎。(记者先朝阳 通讯员文璟 陈建宗 陈羿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