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 ——武威市搬迁安置天祝煤矿采空塌陷区群众纪实

14.02.2016  10:06

  临近春节,记者来到天祝藏族自治县炭山岭镇。

  炭山岭镇因盛产煤炭而得名,但也因煤炭开采形成采空塌陷区,致使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塌陷区群众的移民搬迁问题,省委书记王三运一直非常关心,并专门作出批示,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武威市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15年10月底,采空塌陷区556户群众全部搬迁到北街新村和天安小区,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而且学校、卫生室、商店和供暖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2015年12月2日和今年1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先后来到天祝藏族自治县炭山岭煤矿采空塌陷区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通过深入搬迁户家中查看,同干部群众交谈,王三运、刘伟平对天祝煤矿采空塌陷区治理及群众搬迁安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王三运满怀深情地说:“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采空塌陷区群众的生活,看到大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们将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问题,确保大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团结和谐的新家园,过上更加幸福、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刘伟平说,要高度重视采空塌陷区治理和搬迁安置工作,用好各类扶持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力度,增强搬迁群众发展能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塌陷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记者走进天安小区移民搬迁户孙国泰家里,与孙国泰交谈。

  “你家几口人呢?”“5口人。”

  “什么时候搬进来的?”“去年6月。”“你这个房子装修花了多少钱?”“两万多元钱。”“房子没有花钱吗?”“没有花钱。”

  “大家都满意吗?”“满意,满意,都好,都好!”“现在的生活主要靠什么?”“主要是种药材。”“种什么药材?”“羌活。”

  “药材收入有多少?”“两三万元钱,还打点工,养了100多只羊。现在我们靠着党和政府的关心,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天祝县炭山岭镇地处甘青两省界河大通河北岸,镇域内煤炭资源丰富,采煤历史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80年代煤矿最多时达到135家,经过关井压产、淘汰关闭和专项整治,现有窑街煤电集团天祝煤业公司、千马龙煤业公司等6家煤矿企业。炭山岭煤矿区面积25平方公里,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区域约7平方公里。比较严重的有炭山岭、塔窝、拉卜子、菜籽湾4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和窑街煤电天祝煤矿一号井居民住区,共有556户2732人。

  2015年5月16日,王三运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刘伟平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门安排部署。武威市委以与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纪律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责任,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和时限要求,强化力量,细化措施,全力推进天祝炭山岭煤矿采空塌陷区治理和搬迁安置工作。

  武威市、天祝县一直把天祝煤矿采空塌陷区问题放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脱贫致富、维护藏区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按照《武威市下山入川工程规划》,从2011年开始,天祝县将居住在炭山岭、祁连、旦马等矿区的740户3322名农牧民群众,通过市区农林场、县内易地搬迁、县城安置等方式进行安置。2011年6月8日,天祝县与窑街煤电集团等6家煤矿企业签订《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委托协议》,对炭山岭煤矿企业按核定产能以每年每吨3元的标准,收取恢复治理保证金,用于采空塌陷区治理。同时,制定《炭山岭镇易地搬迁实施方案》,整合采空塌陷区治理保证金和保障性住房、游牧民定居、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资金1.4亿元,修建了炭山岭镇北街新村和天安小区两个移民安置点,建成住房668套(应急安置房12套),于2014年底先期安排入住塌陷区农牧民186户,2015年安置搬迁370户(其中天安小区安置点318户,县城52户)。

  搬迁工作中,武威市把受影响群众居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安置采空区群众搬迁。天祝县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驻守炭山岭镇,推动加快安置点建设进度。镇村干部和联户干部结对包户,认真开展疏导帮助工作,动员群众搬迁到安置区居住,拆除塌陷区危旧房屋。通过落实分期支付房款政策、对带头搬迁和拆除旧房屋群众给予奖励和提供租赁补贴或过渡性住房等措施,解决实际困难,推进搬迁安置。对智障、残疾、特困等特殊困难家庭,由民政和残联等部门按最高限给予救助,帮助搬迁。累计筹措19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移民搬迁安置,为残疾户、特困户、五保户发放救助资金51.5万元。市县两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有力地解决炭山岭煤矿采空塌陷区农牧民安置和综合治理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截至2015年10月底,炭山岭采空塌陷区556户群众全部妥善搬迁安置。

  为确保采空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武威市坚持产业先行,依托煤炭工业、旅游资源和城镇发展优势,鼓励支持采空区群众重点发展商贸、旅游、运输等第三产业和特色种养业。2015年以来,支持搬迁群众发展设施养殖业,力争户均达到2亩棚的目标,使群众搬迁后收入不减。将已建成的64座养畜暖棚分配给以拉卜子村河西组为主的搬迁区群众,鼓励发展养殖业。组织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赴陇西现场观摩培训中药材种植经验和技术,种植中药材980亩,今春规划种植中药材1505亩。协调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条件,支持搬迁群众5万元以下的小额惠农贷款,扶持发展增收产业。目前已发放贷款87户、260万元。对炭山岭煤矿采空区40户精准扶贫对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00万元,支持培育新产业,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将天安小区临街11套铺面按成本价优先售给拉卜子村河西组群众。将炭山岭镇旧卫生院总建筑面积1529平方米的住院部、门诊综合楼及附属设施优惠出售给拉卜子村河西组62户群众联合经营。协调天祝煤业公司放宽招工条件,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创业就业,达成优先录用采空塌陷区群众的招工协议,煤矿优先推荐使用搬迁区群众运输车辆。目前,搬迁区群众已购买和自建商铺184套,发展农家乐37户,经营客运、货运车辆和工程机械64台(辆),经营餐厅、小旅店28家。发展规划养殖户64户,中药材种植2485亩。新型产业中从业人员户均1人,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预计2016年户均可增收1.5万元以上。

  同时,武威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3060万元与窑街煤电集团天祝煤业公司联建炭山岭集中供热站,可保障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投资26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2000吨。投资534.39万元新建镇区集中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1200立方米,可供镇区及移民安置点1.2万人正常生活用水。投资358万元修建镇区道路1.7公里,配套建设雨水管网等设施。投资135.8万元在安置点新建2个社区活动场所。在天安小区配建了社区卫生室,扩建了幼儿园,建成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430米健身长廊及乡村舞台、篮球场和公共卫生间,建成200平方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电视网络入户工程,小区内水、电、暖、卫生、安全保卫等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物业管理。(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