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冷暖永在心

16.09.2014  03:36

    编者按:

    昨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头条以《》为题重点报道了皋兰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行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社情民意受理代理服务五项长效机制,皋兰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并用心去落实的五项长效机制,收获了群众的好评与信任,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干群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本报今日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最远又最近的,是心与心间的距离。看不见摸不着,却感受得到。

    皋兰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了一些事,让群众感受到了干群间的距离在拉近、更近、越来越近。

    这些事说大也不大,不过是每人每年5元钱,让“一村一品”的群众文化吃上了“财政饷”;不过是每人每年10元钱,让干净整洁的家园看得见摸得着;也不过是想方设法为失地农民上了保险免去后顾之忧……

    这些事说小也不小,以“千名干部实施百个项目走进万家农户”为载体,使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成常态;实行代理服务机制,群众不跑干部跑……

    这些事涵盖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事事关乎群众冷暖。

    皋兰,这个不过拥有5镇1乡57个行政村3个社区14.31万人口的小小县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行的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社情民意受理代理服务五项长效机制,意在长久、利在长远。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五谷丰登、社稷安宁,丰登村的村名应取意于此。

    8月底,走进丰登村,正是瓜果蔬菜收获之时。这些天,刘静天天泡在村里,担任丰登村“第一书记”3个月时间,这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对村里的情况已是了如指掌:地有多少、人有多少、主要产业是什么、路什么时候通、灯什么时候亮、自来水还有些啥问题、谁家有点啥困难……小姑娘脑子活络、腿脚勤快,早已和村民熟成了一家人。

    选派“第一书记”赴村任职,是皋兰实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一项具体措施。从5月26日起,57名“80后”干部陆续到全县57个行政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一为锻炼年轻干部快成长,二为“零距离”服务群众无障碍。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说起来简单一句话,若无载体,却易流于形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皋兰开展的“千名干部实施百个项目走进万家农户”活动,正是一种有效载体。今年整合8247万元项目资金实施的136个项目就需要全县1430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3.2万农户去完成,目前已完成102项,10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一次次深入农户、田间地头,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抓项目、促发展,和群众讲贴心话,为群众办难心事,心与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九合镇朱家井村的“第一书记”韩悌鹏对此深有体会:“很感动!感觉自己也没帮上啥大忙,一进门瓜呀果呀紧着往你手上递,特亲。

    136个项目中,丰登村占了10项,这10个或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项目给丰登村带来了很大变化。

    在村口开商店的彭宁加看得最分明:以前路不好,瓜果蔬菜拉不出去,菜贩子也不来。 

    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排洪渠也疏通了、自来水马上就进家门了。塘坝从1个变成3个,旱地要点浇也没那么困难了。彭宁加又指着门前的红瓦白墙、平整亮丽的广场说:“以前这里柴草粪堆乱堆放,现在变成了文化广场。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做到了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进村项目在一线落地、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群众工作能力在一线提高。脚沾泥土芬芳,干部怎能对土地和群众没有感情?心系百姓冷暖,群众怎能不欢迎这样的干部?

    筹措8000万民生款,为失地农民“上保险

    当忠和镇忠和村的薛秀兰领到第一笔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后,心情非常激动:“养老保险金就是我娘俩的‘救命钱’!”薛秀兰老人与身患小儿麻痹的尕儿子相依为伴,生活拮据。近年由于村里搞建设,家里失去耕地后,娘俩仅靠低保金维持生计。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无疑让老人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皋兰地理位置优越,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一些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至2014年2月,全县被征地农民达到23727人,占总人口的17%,占农村人口21%,其中完全失地农民4629人。他们的生活如何保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个问题群众极为关切。

    为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皋兰县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千方百计筹资8000万元,一次性解决历年积累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并全覆盖不遗漏地解决新产生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当年当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行先保后征;历年遗留问题逐年解决,按征地时间由近及远,先重点后一般……”皋兰县社保局局长魏立峰对失地农民的政策心里有本账,“全失地农民最低享受到每月639元,最高765元。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

    事关群众身上衣口中食,丝毫不容含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长效机制从产生到落实,包括魏立峰在内的党员干部付出了多少心血与真情,失地农民心中有数。

    建设美好家园,从整治环境卫生做起文山村的村民戏称,以前进了家门是“欧洲”,出了家门是“非洲”。言下之意是说自家屋里与村里面貌悬殊之大。

    这种状况在今年有了变化。村里的保洁员魏周来每天清晨用扫帚掠过路面时,总要感慨几句:“你看这路平整着!人走上去轻快,心里也畅快。

    与之前晴天尘土飞、雨天泥水淌的情形比,文山村的道路发生了巨大变化:村舍大道柏油路,小街小巷红砖路。当初道路要拓宽时,一些人家的围墙需要拆迁,村民协调小组上门去做工作,没费多大事,家家都支持,最后拆迁费用为零。

    除了聘请两名保洁员,村里还专门聘请了8名义务监督员。这8人都是敢说敢喊的热心人,谁家门前屋后卫生不达标,柴草垃圾乱堆放,就当面去劝说。偶尔有人不听劝,村社组长就来劝;如果还不听,村干部再上门。如果还不听怎么办?村支书魏宁邦说:“大喇叭满村喊!别人都动弹了你咋不动弹?喊了两三回,效果特别好。人都要个面子嘛!

    尽管这是个“破烦”事,可还得认真做。魏宁邦说:“习惯培养有个过程,就像尕娃娃小时候不爱洗脸洗脚一样,习惯了就好了。话说回来,生活提高了,群众也有这需求。你就说现在的年轻人,洗脸还讲究用个洗面奶抹个油呢,村子也一样。”因此村里的大喇叭除了极偶尔曝个光,大部分时候,还是用来给大伙讲道理:文山村的村容村貌是全文山人的事,要有家乡意识呢!

    行走在皋兰,每个村庄都如文山,家园正变得越来越清洁美好。

    农村环境卫生整洁是皋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集中列支环保预算经费,建立清洁队伍,建设环卫设施;实现57个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集中填埋;并确定每月10日为群众性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

    阡陌纵横、屋舍俨然,追求的是一种舒适且有尊严的生活。

    “一村一品”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精气神

    皋兰的文化积淀,和当地的黄土层一样深厚。

    走进水阜乡水阜村,就能感受到。

    宋辉祖正和鼓子协会的会员们排练新编兰州鼓子《风雨中的油桐》,唱的是焦裕禄的一段小故事。填词、配曲都是宋辉祖这个地道农民完成的,演员全是村里的一帮鼓子好家。为啥要写焦裕禄?宋辉祖说,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自己有感而发,干部与群众本就是一体的,像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应该千秋传唱。

    国家级非遗项目——兰州鼓子在水阜流传已久,宋辉祖打小跟着父亲学。村里鼓子协会的成员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30岁,村里的小学、乡上的中学都有孩子在学鼓子。看着鼓子这门民间艺术从农家院的自娱自乐到有了公共场所、有了专业乐器、有了服装有了经费,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鼓子产生了兴趣,宋辉祖认为现在是鼓子发展的鼎盛期。

    村民牛艳红是鼓子协会的女会员,女人唱鼓子,以往几乎没有。这位45岁的农家妇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我们搞文艺的,显年轻!”牛艳红的眉眼活泛得会说话,边说边比划:“原来我喜欢唱秦腔,后来跟着大伯学鼓子,鼓子的唱腔很优雅。”即使在田里忙碌的间隙,伸直腰休息的空当,牛艳红也要对着翠绿庄稼和厚重土地放声唱几句:“赤壁鏖兵,周郎用火攻,草船借箭鲁肃但惊,献连环多亏凤雏先生……

    每晚,牛艳红和她的姐妹们吃罢晚饭,还要换身干净衣衫去村里的广场上跳舞,“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生活,为啥不跳舞?好好跳,我们也要上星光大道、中国梦想秀!

    水阜鼓子村、文山书法村、三坪小曲村……皋兰县开展的“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催生了一批特色文化村。“一村一品”创建工程是一项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长效机制,县文化艺术发展局局长任延霞介绍说,“这项机制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特色、有经费的‘六有’要求,组织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群众由看客变演员,由观众变主角。

    如今在皋兰,种大棚的书法家、干个体的歌唱家、卖烧饼的小提琴手,在乡村社区处处活跃。鼓子悦耳、舞姿翩跹,群众的精气神在“一村一品”的鼓舞下晒了个足。

    走通最后一公里,走进最远一家门

    九合镇是皋兰县最偏远的一个镇,朱家井村是九合镇最偏远的一个村。

    朱家井离县城70多公里,村里老人多,文化程度较低、腿脚又不方便。进城办点事,跑一趟得一天;如果手续没拿全,来回得几趟折腾,别提有多难心。

    现在大家不用跑了,换成文书柴宗禄跑。“你帮我把钱取一下,卡在这里,密码是多少多少。

    “我这医疗费要报销,你看需要些啥证,我都交给你,你帮我办。

    “办准生证的证明,我按你说的准备齐了,放你这里,你啥时进城给我捎着办上。

    之所以找柴宗禄,是因为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他多了个”代办员”的身份。乡里乡亲信得过,身份证、银行卡都放心交给他。当然,在双方移交这些证件材料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些签字手续要履行。

    县农行的金融服务也及时“嵌入”为民服务代理工作这个开放的平台当中,以前村民可能为了取50元钱要去镇里或是县城,来回路费也许就要花25元,而现在可以找代办员,也可以预约上门。

    低保申请、五保申请、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群众手里都有一份“明白纸”,纸上详细列有为民服务事项和所需手续。如果不明白,还可以打联系卡上的电话,社情民意受理服务中心会给出贴心答复。

    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陈秀霞说:“为民服务代理制,一头连着国家的惠农大政,一头连着老百姓的温饱冷暖,是农村干群关系的整合剂。”至今,皋兰已建立起县、乡(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反映民意、疏导情绪、政策宣传、代办事项等服务工作到户到人,真正走通了最后一公里,走进了最远一家门。

    “为什么我们县乡干部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群众却不满意?建立和落实五项长效机制,就是要解决立场问题和身在群众当中脱离群众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服务群众不贴心和做群众工作能力不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问题。”皋兰县县委书记宗满德认为:“感情问题不解决,与群众就永远有距离。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需要用力,更需要用心。

    时至金秋,皋兰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并用心去落实的五项长效机制,已收获了群众的好评与信任。

    记者谢志娟(原载于《甘肃日报》15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