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寻根之旅

20.07.2015  12:06

北国佳人》剧照

    他们披沥着燕赵大地的万千气韵,展放着河北梆子大剧种的卓越风采;他们还诠释出京城当今地方戏艺术家特有的风度、灵慧与魅力,第一站就赶到甘肃兰州,杼机独用地在兰州黄河剧场连续上演《王宝钏》、《清风亭》、《北国佳人》三台大戏,梆竹击节,腔音高昂,美悦满台,给兰州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是他们建团55周年系列演出活动的主要内容,接着他们还要辗转西安、太原、长治演出。而在兰州一举成功,是他们此次出师大吉、巡回圆满的好兆头,个中文脉与情缘均在该团精心筹划的“寻根之旅”中。

    专家学者们早有定论:河北梆子是山陕梆子传入燕赵大地后,又融入河北的高腔和当地的语音而形成的一个剧种,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年历史。河北梆子广泛流布,对评剧、老调、丝弦的形成和对京剧曲牌的丰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后在国内外的演出又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从而使其剧种具有国际性的戏剧文化符号,也成为我国首批“非遗”保护项目之一。北京、天津的梆子戏和河北省的梆子戏共同构成河北梆子剧种的三大支柱。今天,“京梆子”的艺术家怎么第一站就跑来兰州演出?他们不止是考虑多走一个省、一个点的问题,而是在旅途中寻觅更深更远的根系,包括兰州影子、西秦腔在内,试图发现河北梆子剧种生存和衍展的更为古奥的密码。

    其实,河北梆子形成的历史就是西部民间声腔流传河北“音随地改”的交融、吸纳与创造的过程。但任何地方戏不管如何流布发展,它都少不了关注世间命运疾苦的强烈的人民性,少不了代代出新的“角儿”艺术和久演不衰的本剧种剧目,少不了自己扎根大地摄取营养持续不断的智慧与毅力。北京市河北绑子剧团的“寻根之旅”,说是寻找梆子戏之根,实际上就是在找寻中国戏曲之根、中华文化之根。一个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知道自己文化根脉与底蕴的族群就会失去真正的自我,其命运必然会走向消亡。他们如此的寻根之旅也就是在寻找崭新的精神给养以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仅此一举就显示出京都大团的时代风采。

    然而,这次辗转四省市巡演不止是满怀深情回望故土的寻根之旅,这也是宣示河北梆子戏艺术品格的审美之旅。他们在上百个剧目中挑选了这三台大戏集中亮相,如何把河北绑子唱腔之美、剧目之美和京城大团众多艺术家的形象之美充分凸现出来,应该是他们“寻根”的核心。

    如果说由甘肃秦腔名家苏凤丽出演“探窑”一折与京梆子名伶同台演出相融相合而并不生分(河北梆子原来也称秦腔),那么杨秀琴、张树群演出的“五家坡”一折,刘凤香、尚宏主演“算军粮”一折,到最后王洪玲、王英会主演的“大登殿”,戏是一折比一折精彩,做派一折比一折精到,唱段一折比一折精美;尤其是他们激越高亢(女旦)、苍劲悲壮(生角)而多有卓越变化的拖腔美,最是富有感染力。他们把相府之女王宝钏的命运与烈性表现到了极致。从现任团长王洪玲、艺术总监王英会为代表的该团6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8位国家一级演员到众多优秀青年演员的联袂演出,台风严谨、配合默契、一丝不苟、运转自如,把他们强大的实力尽现于兰州舞台。

    《北国佳人》系原创剧目,编剧是大名鼎鼎的郭启宏先生。这是一出描述河北梆子杰出女演员刘喜奎(1894年生)的传奇正剧。当时,刘喜奎以比梅兰芳更多的选票当选为中国“坤伶之王”,是曾被那个黑暗腐朽社会好几个总统如袁世凯、张勋、曹锟等垂涎不止的“梨园第一红”。刘喜奎长得秀丽,扮相极美,到头来死了心卖了戏箱隐迹世间。1949年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戏曲的明珠”。在那样的社会中,刘喜奎能坚持自己的信念,酿成一曲奇绝无比的人生传奇,后于1964年去世。

    这台新编大戏在舞台呈现上十分新颖,显示了河北梆子古老剧种不断汲取营养而丰富自己表现力的传统经验。观众感到《北国佳人》有京剧味,也有话剧味,音乐过门中还有歌剧味,而在场次衔接时空转换上既是空灵写意的又融入蒙太奇或些许荒诞、意识流的影视手法,而且融合得美上加美别具一格,这种实践加深了对“梨园第一红”的诸多美感,也强化了作为河北梆子新剧目的时代意识。这种建筑在河北梆子优秀传统与独到个性之上随时而变又恰到好处的艺术创新,兰州观众认可了,接受了,已经获得了审美效应。

    在我看来,北京市地方戏曲艺术家在他们的“寻根”中充分显现了“精卫填海”的意识与毅力,从一个剧种的视角生动体现着中国戏曲坚韧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这当然深刻触及着西北各地的戏剧文化神经。他们的这种意识、思维和心理情态对处在大同小异环境中的四省市地方戏团体都有着重要的启迪。因此,他们戏演完走了,留下的却是许多宝贵的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