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会打第三次对伊战争吗

10.09.2014  03:00

    据《环球时报》报道“奥巴马是第四位将美利坚合众国置于伊拉克险境的美国总统。”美国《赫芬顿邮报》昨日对奥巴马表达不满,原因是他将在美国时间10日发表演说,向美国人推销他的打击ISIS(伊斯兰国)战略。在因宣称对该极端组织“没有战略”而被批“无能”两周后,奥巴马要告诉美国人,“是时候该采取攻势了”。但他承诺,不让伊拉克土地上再次出现美国陆军的战靴。奥巴马另一项大战略是打造反ISIS全球同盟,据称已得到40多国响应。美国国务卿克里9日赶赴沙特,为的是拉多个阿拉伯国家入盟。从“谨慎”到“积极”,奥巴马的突然转变让美国舆论回想起过去25年与伊拉克的恩怨纠结,盼着为福利和索特洛夫(死在ISIS刀下的美国记者)报仇的人为总统“终于强硬”鼓掌,另一些人则担心美国重陷“美索不达米亚泥潭”。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美国的新同盟“没有前途”,中国则未表态。但美国舆论相信,2014年9月10日不会仅仅是“9·11”事件13周年的前一天。

    美欲三阶段“猎杀ISIS

    “我希望人们明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不仅要挫败(ISIS)的势头,还将系统性地削弱他们的能力,我们将缩小他们控制的领地范围,最终,我们将把他们击败。”7日,奥巴马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媒体见面”栏目上慷慨陈词,他在节目中透露的最重要信息是,他将于周三(10日)对美国国民发表演说,告诉他们面对ISIS的威胁,“什么是我们的策略”。

    奥巴马会说什么呢?据奥巴马政府匿名高官对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准备对ISIS实施长达3年的打击,以猎杀这一恐怖组织。打击将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目前正进行的在伊拉克西北部针对ISIS的空袭,目前空袭已实施148次;第二阶段将从本周开始,在更具包容性的伊拉克政府8日宣布组建后,美国将向伊安全部队、库尔德人武装以及部分逊尼派武装提供密集的培训、顾问和武器支持。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耗时最长、政治争议最大、难度最高的阶段,即摧毁叙利亚境内的恐怖组织。五角大楼官员认为,上述军事行动将持续至少36个月,这意味着打击直到奥巴马结束总统任期仍不会结束。

    美国会陷入又一场伊拉克战争吗?奥巴马10日讲话尚未开始,美国舆论的担忧便已出现。《赫芬顿邮报》称,巴拉克·奥巴马是第四位将美利坚合众国置于伊拉克险境的美国总统,而上一个没有下令对伊拉克实施空袭的美国总统是里根。1991年,老布什下令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开启海湾战争;1998年,克林顿展开“沙漠之狐”空袭行动,以教训萨达姆不配合国际核查;2003年,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直接推翻萨达姆政权。《华尔街日报》称,奥巴马总是说美军不会重返伊拉克,称空袭ISIS只为保护库尔德人,但空袭就是战争行为,奥巴马也已派数百名美军顾问到伊拉克,“我们就是又一次对伊开战,且是25年内第三次”,这一次的目的是阻止ISIS建立“恐怖哈里发国家”。

    “10年前,美军击败了伊拉克政府军,10年后,ISIS击败了伊拉克政府军并斩获了他们的装备,如今,美国又发动空袭摧毁ISIS手中的美式装备”,《赫芬顿邮报》用这段绕口令式的语言描述美伊关系过去10年来的纠结,文章预测,除非奥巴马收手,否则美国势必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陷入另一场“结局不可测但注定不会好的冗长战争”。

    但奥巴马表示,他在10日重要演说中要传递给美国人的是“必将摧毁ISIS”的信念。他表示,美国不会派10万军人赴伊,不会派地面部队参战,但将动用军事、外交和经济手段,在地区盟友的帮助之下扫清该恐怖组织。

    “行动,以同盟的名义

    外界批评奥巴马政府在ISIS问题上“无所作为”可能会令国务卿克里感到委屈。9日,克里再赴中东。在伦敦出版的阿拉伯文《中东报》报道称,克里此行目标明确——在阿拉伯世界构建反ISIS同盟。美国防长哈格尔日前表示,美国已构建旨在消灭ISIS的“十国核心同盟”,除美国外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和土耳其。但CNN称,“盟国名单”中仅土耳其一个中东国家,如果没有地区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支持,奥巴马的“核心同盟”根本不可能消除ISIS这个“怪物”。

    在克里启程前,美国国务院对外宣称已有40多个国家愿意加入美国领导的“反ISIS全球同盟”,但未公布详细名单。法新社称,依据日程,克里将赴约旦安曼和沙特吉达。面对记者,克里表示他要构建“全球最广泛同盟”,“在消除ISIS威胁及其所代表的罪恶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可以起到作用”。

    同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美国的“盟国计划”做出复杂评论,他一方面表示如果同盟仅建立在某些国家利益考量及部分消除威胁的基础上,再加上成员国间意识形态差异巨大等因素,美国成立的这一联盟“不可能有前途”。他同时又表示莫斯科愿与华盛顿在反恐问题上合作,但目前双方合作仅限于口头,没有任何实质行动。

    奥巴马面临“霸权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9日对《环球时报》说,打击ISIS战略是奥巴马硬着头皮做出的没选择的选择。

    王义桅认为,奥巴马是在美国民意对小布什外交政策的集中声讨中上任的,上任以来所做的就是矫正布什时期的军事单边主义,将美国的全球扩张转向重点收缩,即削弱对中东的深度介入,重返亚太。结果是,走到今天,奥巴马想在国内集中力量清理内政不成,医改推行不顺,他遭到政党政治攻讦和民意怨愤。国际上,很多国家看清美国的颓势,一些盟友不再信任其安全承诺。“今天他就算知道空袭ISIS不会有什么效果,他也要做,因为不做更糟糕。而且眼下中东这个局面,国际社会还是要看美国做什么,美国能不管吗?这是原则问题,美国不出手压力太大,这是它的霸权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