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岂容“画皮”遮羞?

31.08.2014  12:29

  山东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至今已三年多时间,菏泽市也在认真贯彻省里的文件精神。本月14号,菏泽市委书记就曾在鄄城县视察乡村文明工作进展落实情况。然而,多位群众反映,当地为了迎接领导视察,紧急建起了围墙,将百姓的实际生活面貌遮掩起来。(8月29日人民网)

  按理说,临街的房屋统一刷漆,光是油漆和工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过这笔钱不是老百姓自己出,而是“政府出资”,由此可见,鄄城虽身为“国家级贫困县”,却也“不差钱”。然而,在这些“统一着装”的墙壁背后,却是破旧不堪、狭窄逼仄的民居、农田荒地、垃圾场,甚至连一家临街的养鸡场都被“遮羞”了,真是“一画遮百丑”。

  近年来,下级单位为迎接领导视察而闹出的笑话着实不少,有往山上刷绿漆冒充绿化的,有临时关闭小饭馆冒充卫生城市的,还有经济适用房墙上画画冒充窗户的,相比之下,往临街的墙上涂漆,反而是再正常不过的手段了。不过,这样的花里胡哨的“遮羞墙”,能骗得了走马观花的领导,也能欺骗身处其中的百姓吗?

  笔者认为,“遮羞墙”之所以能屡屡骗过领导的眼睛,正是由于个别领导习惯了“坐轿”视察,习惯了走马观花,到达乡镇基层,整齐的几辆小轿车一溜烟的开过了村民家门口,直奔会议室开会听汇报。别说看不见“遮羞墙”背后的穷困场景,就算是看见了,恐怕也是“心照不宣”。最终,领导的视察很满意,基层的任务也圆满完成,结局就是“皆大欢喜”。殊不知,墙背后的百姓正咬牙切齿,恨不得直接冲上去推倒这面墙。

  假如前来视察的领导们都能脚踏实地、作风扎实,那这样的骗术当然瞒不过他们的双眼。假如给美丽乡村建设“打分”的,不是领导而是老百姓,那这样的骗术自然也难以成立。怕的是,一级蒙骗一级,最终伤害的,却是百姓。

  “遮羞墙”这样低级的作假手段,来源已经无从查起,但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已屡见不鲜了。我们不明白的是,类似“遮羞墙”这样的“形式主义”如此之多,怎就不见哪位领导被追责呢?如果所谓的“建设美丽乡村”仅仅是简单的刷漆画墙,那么这样的活动,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文/邵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