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康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24.03.2015  17:32

  通讯员 刘宏洲

  文化的影响力决定一个区域的魅力,也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百姓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康县立足实际,本着自然禀赋得以凸显、文化特色得以传承,发展动力得以激发的原则,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注重文化养育,提升文化积淀,大力推进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乡村舞台、休闲广场建设为支点的文化设施,搭建起了愈来愈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百姓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文化发展成果,也让农村群众的文明程度愈来愈高。

   硬件全百姓活动有地方

  “今年我们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了小广场和农家书屋。每天晚饭后,到村文化活动室读书、娱乐的人特别多。到村里文化广场上跳舞的群众也一天比一天多,可热闹了。”城关镇凤凰谷村党支部书记史佐宏高兴地说。

  近年来,凤凰谷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相继修建了月牙广场、龙凤广场、太极广场等9处文化小广场,建设了村史馆、农家书屋,不仅使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让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地方可去、有设备可用、有图书可读。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凤凰谷村只是康县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村,可以说在康县比比皆是。据统计,康县现有“乡村舞台”172个,乡村文化大院8个,精品农家书屋50个,乡村农民健身工程145个,文化小广场166个,文化墙10000平方米,村级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村级全覆盖。

   活动多群众参与有热情

  “村上唱了四天的大戏,我们老汉家高兴得很。”七十多岁的长坝镇李家庄村李义明笑着说。今年春节期间,长坝镇李家庄村依托“乡村舞台”,举办了为期四天的秦腔演出,极大地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康县在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夯实文化底蕴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提升群众文化品味、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的同时,夯实了全县的艺术积淀。城关镇凤凰谷的新春篝火晚会和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阳坝镇、三河坝乡、太石乡的农民运动会,不仅吸引了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还引来县城居民和西安、汉中、广元等周边地区及省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大南峪乡的“开心驿站”舞蹈队、长坝镇李庄村的秦腔艺术剧团、阳坝镇油坊坝村的梅园神舞舞蹈队、大堡镇大堡村的社火文艺演出队、云台镇云台村的白马关文艺表演队、寺台乡黄家坝村的秦腔木偶剧团、王坝乡王坝村的棒棒鞭演出队、豆坪乡豆坪村的唢呐演出队等民间自办文艺社团,既突出了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又发挥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传统优势,已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品牌。

  至目前,康县已组建以开展秦腔演唱、文艺演出、健身舞蹈、非遗保护项目演示等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间文艺演出团体136个。

  同时,该县还积极开展以“六争六评”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争创“美丽庭院”活动,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了家庭日常生活,渗透进了千家万户。

  如今,顺应群众对文化艺术发展的无比期待,康县的文化建设正在文化惠民的道路上鼓劲扬帆,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