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双联帮扶发羊财马文玉一家养羊年入10万元

29.03.2015  03:58

马文玉每天精心饲养着自家的羊群

    永登县通远乡临平村于2013年完成了整村脱贫。在双联行动3年的帮扶中,当地农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纷纷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道。3月18日,记者来到临平村采访时了解到,有着养羊传统的临平村村民正发着“羊财”奔小康,马文玉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临平村位于永登县西部,共有733户人家,平均海拔2600米,常年干旱少雨,种植业基础条件薄弱。记者见到村民马文玉时,他正在向村支部书记王好栋打听哪里有卖的优质苜蓿种子。马文玉说,“今年是羊年,我计划多种植些优质饲草,沾羊气发‘羊财’。希望今年的收入更多些,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马文玉今年34岁,家里有6口人30亩地,虽然地块多,但仅靠种植小麦、胡麻等传统农作物,一年的收入不足1万元。由于产量太低,一部分地也被撂荒了。2010年,乡村干部根据临平村的实际,动员大家养羊。“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养羊,2011年出栏了100多只羊,收入超过5万元,2012年出栏200只,当年收入10万元。”2013年,马文玉在自繁自育的基础上再向前迈了一步,搞起了肉羊育肥,他从其他地方买来小羔羊,经过几个月育肥后再卖出去,这两年羊的出栏量保持在千只以上,存栏量稳定在300只左右。这两年家庭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通过养羊,马文玉的家庭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2012年,一个新圈棚建起来了;2014年,两辆汽车开进了家。

    发着“羊财”奔小康的路上,让马文玉始料不及的是,原来的撂荒地如今派上了大用场。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地里种饲草,每亩收草2.5吨,如果从其他地方收购饲草,每吨900元,与每亩种粮食收入300元比较,种草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每亩可节省养殖成本600元,一年下来,就这一项可节省6万多元。

    和马文玉一样,羊产业成为大伙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的法宝。记者了解到,在临平村像马文玉这样数量超过100只以上的养殖户将近20家。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双联帮扶和项目带动下,永登县肉羊产业从质到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养羊收入占到永登县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的半壁江山,羊产业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主导产业。兰州晚报记者瞿学忠特约记者王立命文/图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