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1.2万亿置换债尘埃落定 今年已发地方债逾1.8万亿

28.08.2015  11:33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7日表示,今年下达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这意味着继今年3月财政部下达第一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6月下达第二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中央财政又增加了1.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以帮助地方缓解偿债压力。

  楼继伟是受国务院委托,于27日下午在作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透露这一消息的。楼继伟说,截至7月末,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288万亿元。

  业内预计,未来平均每月将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5000亿,供给压力较大。此外,专家称此举意味着积极财政的态势将在未来较长时间持续下去,基建投资加码可期,而货币政策或将继续保持宽松。

  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是指新预算法实施之前形成的债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既定政策安排。

  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云霏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4个月仍要面临地方政府债的供给压力。截至8月27日,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82万亿,其中新增债3728亿,置换债1.45万亿,加上此次新增1.2万亿置换债,接下来地方政府债的供给规模将超过2万亿,平均每月发行5000亿,供给压力不容忽视。

  谈及3.2万亿置换债的影响,多位专家表示此举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投资、改善实体经济状况。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么大规模的地方债置换表明财政政策是比较积极的,这些置换债券归根结底中央政府是要认账的,可以理解为中央政府支出的大幅度扩张,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复苏。6月社会融资总量在加速扩张,6、7月地方债发行量比较大,下半年还会进一步稳步扩张,实体经济状况会比上半年更好。

  徐高还表示,今年有3.2万亿,明年还会有置换债。“一方面到期存量地方债未来几年还有置换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存量债没有了,地方政府还需要基建投资,需要有正规融资路径。地方债置换实际上表明了中央财政的积极态势,这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持续下去。”徐高称。

  李云霏也表示此举是财政宽松的另一种形式。“2013年6月的审计结果中,今年地方政府到期的三类债务规模共计2.8万亿,前两批的债务置换明确置换对象为第一类政府债务,此次新增并没有强调置换对象,预计将会覆盖三类债务以及逾期债务。此举之后,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基本解决,融资平台公司压力更轻,双方都将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新增投资,基建投资加码可期。”李云霏表示。

  此外,专家认为置换债有助于理顺我国财税体制。“把之前相对不规范的举债方式变为规范透明的举债方式,本身是一种进步,而且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徐高称。

  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赵全厚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对地方政府到期债务进行置换,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流动性风险,减少其付息的负担,降低借债成本,减少未来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他还表示,如果地方政府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政府继续投资就没有太多后顾之忧,有利于地方政府理顺旧的债务、提高增加新投资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市场人士认为,大规模地方政府置换债可能会给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徐高表示:“3万多亿的地方债规模不小,对于债券市场有可能带来冲击,第一批1万亿冲击是最大的,第二批冲击减少了一些,因为大家相信央行会提供支持,具体说是央行通过PSL支持商业银行购买地方债,第三批应该也会有央行支持。所以接下来货币政策应该会继续保持宽松。

  赵全厚也认为,短期可能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不过有相当大规模置换债是定向发行,有利于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扰。另外,今年总体来说,降准、降息是主题词,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地方债借新还旧这两方面有比较好的衔接。

  此外,李云霏还认为,新一批1.2万亿置换债落地将利好城投债。“市场之前对于城投债是否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担忧可以进一步缓解,虽然审计署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城投债要远小于市场的实际规模,但此次如果将或有债务也纳入置换范围,实际上是将或有债务正名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公司的资质得到提升,城投债投资价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