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有中:与贫困农民打成一片的科技特派员

25.03.2017  03:16

定西市是典型的西北干旱贫困地区,所辖七县区均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罗有中,2014年从科研单位走向渭源农村,以一种崭新的模式开启了他的高效扶贫之路。

为了攻克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经常蹲田间地头、进科技讲堂、深入实验室,挑灯夜战、埋头耕耘,破解生产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扶贫案例,为西北干旱贫困区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扶贫摸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16年被定西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

罗有中从2014年的“三区”工作开始就着力组建科技团队,与1500家骨干农户建立了对接联系,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三区人才+农户”的产业扶贫科技团队,他们与贫困农民打成一片,指导基地农户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马铃薯种薯的标准化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带动当地25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左一 罗有中

甘肃70%的作物面积和60%的粮食产量集中在雨养旱地。如何通过高效用水生产技术,有效发挥旱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是令很多人关心的事。自2014年以来,罗有中从青海、河北、湖北等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和蚕豆新品种进行抗旱丰产试验研究,分别在渭源五竹、安定西川、陇南宕昌、兰州榆中等地进行多点适应性试验,这些品种可应对干旱挑战,马铃薯和蚕豆的产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抗旱优良品种的扶贫增收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扶贫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影响到百姓收入的增加,罗有中深知科技攻关的极端重要性。

经过2015年3—6月份的艰苦努力,罗有中依靠大量的科学测试和生物培养研究以及操作方法的改进,终于解决了瓶苗污染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难题,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规模化生产的优质脱毒苗给优质种薯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有中心系农村、一心为民,用一腔赤诚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展示了当代科研人员的风采。(转自2017年03月12日 科技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