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专项整治永远在路上
中国兰州网7月24日消息 2015年1月下旬,国家网信办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各网站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掀起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热潮,关闭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清理了一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社交网络账号和信息,为清朗网络环境、改善网络生态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日前,中国青年网记者走访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网信部门,与阿里巴巴、西祠胡同等互联网企业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专项整治给网络空间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及部分省市在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7月15日,中国青年网记者走访镇江市网信办。中国青年网记者吴静摄
专项整治力度空前,集中整治效果显著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强调,专项整治要将重点放在对网信部门、各级各类网站以及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交网络账号的整治上,并坚决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各地各网站按照国家网信办的部署要求,持续加大打击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工作力度。
从今年1月至今,仅北京市就关闭涉嫌从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北京丰联网络删帖”“北京浩天联盟”“北京速清品牌维护”等84家违法违规网站。
江苏省接收举报线索80条,关闭涉嫌从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违法违规网站13家,有力打击了网上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畅通举报渠道,浙江省受理投诉电话150余起,邮件20余条,跟踪、侦办、关闭“站夸网”等3家违法违规网站。
针对淘宝网上出现的有偿删帖服务类商品,浙江网信办第一时间会同杭州网信办,约谈淘宝相关负责人。淘宝网设置过滤关键词,沉淀有偿删帖相似文本及样本图片,通过样本识别技术,屏蔽有偿删帖服务类商品信息。同时,发动5000名志愿者队伍,巡查页面,查漏补缺,对淘宝用户的异常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摸清上报兜售有偿删帖服务商品的淘宝用户13名。
百度采取关键词控制等技术措施,清理屏蔽关键词376个,有害联想词、相关搜索753个,有害链接5572个和有害站点382个。
新浪微博清理涉专项工作新闻报道的负面评论170条,清理借助微博平台,企图实施敲诈犯罪的违规内容3162条,关闭发布违法内容的帐号103个。
用制度挖掉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恶壤
国家网信办从专项整治一开始就明确要求,建立打击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提升工作成效。各地各网站按照要求扎紧制度的篱笆,完善工作流程和内控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堵塞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的制度漏洞。
在专项整治中,各地畅通举报渠道,建立起了包括电话、网站、邮箱、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的举报机制,这些举报渠道均由专人24小时值守,并实现了全国联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倾向于通过各类渠道提供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线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为加大举报和曝光力度,更是发动了一批文明网站志愿者,展开“网上啄木鸟”行动,让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信息无处遁形。
在实际工作中,各基层网信办普遍面临着人情删帖问题。专项整治后,这种变相的有偿删帖行为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通过规范内部删稿流程,所有之前通过一个电话、靠人情面子就可以删除稿件的做法,再也不好使。“我们不听电话,不看情面,所有删稿请求一律发公函,我们研判后再决定是否删除”,丽江网信办负责人介绍到。
制度的力量同样被发挥到网站自我管理中。
浙江在线进一步梳理内部删稿、稿件二次编辑权限,守住删稿权限的口子。对其他媒体、企业和个人提出的撤稿请求,均需出具函件,通过网站编委会、法务、内容管理部等部门共同研判,严控撤稿流程。
西祠胡同则在技术层面,设置过滤关键词,对版主及用户修改帖文行为进行监控。同时,鉴于自身浓郁的地方特色,西祠胡同对论坛中突然出现的以其他外部地区为主题的讨论版进行重点关注,提高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蛛丝马迹的甄别力。
培育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天然屏障
在镇江“网友之家”网站,有一位网民发布帖文,向中央巡视组反映房屋拆迁问题,然而,在该帖文的跟帖中,网友纷纷指出该网民所反映问题中存在的漏洞,并向网站及有关部门举报该网民帖文的失实情况。
这种成熟理性的网上行为在镇江并不少见。“镇江经验”的作用,在今年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2015年上半年,镇江市零举报、零敲诈、零有偿删帖。
“把网民留在本地,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镇江市网信办主任郦卫星说。
镇江的“网络发言人”制度到目前已有6个年头,这是一个涉及到宣传、公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部门的论坛版块。市民对党政各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工作有任何疑问、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在论坛相应版块进行发帖询问,由相应部门予以答复。目前,已有88家网络发言人单位进驻网络发言人版块。
为防止“网络发言人”沦为摆设,镇江将做好该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占到了0.3分,成为分毫必争的政府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部门的有问必答和高效回应,使当地网民纷纷回归属地网站反映自身问题。
截至今年7月1日,镇江市各大网站、APP客户端已全面实现实名认证。本地主要论坛通过实名认证的网民已累计达50余万人,实名活跃用户20多万,占未实施实名制前全部活跃用户的89%。论坛帖文数量从下降30%到攀升2%,接近未实名认证前的日常发帖量。
“这个现象得益于镇江10多年的互联网管理沉淀”,镇江市委宣传部网宣处处长丁广辉分析,“目前,镇江的网络不再是虚拟社会,而是将线下社会搬到了网上,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交流平台”。
网上网下差异缩小,网络社会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萌生。目前,镇江市网络公益社团达40个,核心成员2万余人,登记注册10万余人,每年开展近300余场公益活动,吸引了40余万网民参加。
网民在网上相熟,在线下相知,健康、透明的网络生态成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天然屏障,推动、维护着网络空间的日渐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