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喷子,连路透社都怕了?

11.11.2014  17:06

  不看文章内容,只扫一眼标题就开始用暴力语言发泄一通。这种网络行为在中国被形象地称为“喷子”,但这看来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深感其带来的痛苦。本月7日,世界最重要的新闻通讯社之一——英国路透社宣布,其网站新闻评论功能将关闭。

  路透社在声明中给出的解释很简单,“让那些滥用批评权的网民处于边缘位置”。是的,有时候,很多网民点开新闻链接并不是来看文章的,而是“看评论”。但笔者想问的是,一条热点新闻下面,少则数千条,多则上万条跟帖评论有多少是理智之言?路透社的做法是,把围绕新闻故事的讨论转移到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因为那里有参与者自我维持秩序。

  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的特性,很多人可以面对屏幕、通过敲击键盘,发出各种言论而无需负责,因为网络的匿名让普通人找到这些“语言暴力者”很难,于是他们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从路透社的最新举措来看,上述现象在全世界已经非常普遍。恐怕有一些人还非常享受这种“暴力语言”喷涌而出的快感,认为这是网络言论自由的体现。但这种看似一些人“直抒胸臆”的发声,恰恰让更多的人不愿表态,因为后者不希望耗费大量时间,因为自己的理智表态与前者的不理智发生“缠斗”。所以,大部分沉默者只是选择“路过”、“看脑残贴”。

  网络舆论被少数人代表,其“负面作用”不可谓不大。国外将这些“网络喷子”定义为在网络论坛用侮辱性语言挑起骂战并从中获得某种不知名快感的人。他们的语言暴力让更多人不愿开口,客观上干扰了其他人的观点表达,进而对网络舆论场的“风向”形成了误导,影响了外界对网络舆论的判断。最重要的是,这些口水化网络语言,掩盖了那些为数不多的理性发言。让网络上理性的思考淹没在情绪化、碎片化的暴力文字中。

  此外,这些“网络喷子”多数对现实中自己的生活境遇有不满情绪,借着网络新闻事件或直接对其他网络对象发泄。这种始终在传递负能量和故意找茬的语言会传染一部分人,也会伤害一部分人。去年8月,英国一名14岁少女因不堪网络暴力而在家中上吊自杀。此事曝光后,在英国掀起了一场抵制网络暴力的大讨论。而诸如此类的悲剧,在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都曾上演。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反思,社交网络缺乏监管的现状是否应该改变。那么中国呢?

  “网络喷子”逼得路透社关闭新闻评论,这种境况对于在网络时代与西方近乎同步的中国来说,恐怕不久也会遇到。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鲜事物,笔者认为其自净功能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这种怨气也会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当然依靠网络自净的同时,也需要辅以其他净化手段和机制,其中监督方和秩序维护者必不可少。他们的存在,至少能让“网络喷子”们下一次发言前先想一想。(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