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政策支撑——让扶贫政策更加精准
人民网定西9月28日电(呼双鹏)27日,首届中国扶贫论坛让扶贫政策更加精准高端对话在定西举行,论坛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介绍了精准扶贫政策方面的体会和感受,对有关精准扶贫的政策做了解读。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安利民先生说,异地搬迁工作贯穿“十三五”,搬迁的总人口是981万,今年搬迁的目标是249万人,西部地区在“十三五”期间搬迁664万人,占到67%点多,甘肃搬迁50万人。他建议,在劳动密集型的城市,要靠劳务经济去带动脱贫,靠现代服务业的路径去带动搬迁户的脱贫,靠资产收益、低保兜底、产业扶贫。
农业部扶贫办的副主任严东权说。定西的产业扶贫,特别是马铃薯产业扶贫,在整个的产业扶贫当中走出了一条非常好的路径,马铃薯的扶贫,走出了一个贫困人口参与度很高,整个的产业竞争力很强,马铃薯产业是保证农民增收,稳固可持续的一种路径。
严东权认为,产业是农村发展的一个根基,也是扶贫人口脱贫的一个依托,国家把产业扶贫作为五个一批的第一个首要任务。需要编制一个好的规划,选准一个好的产业,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导向。政府只能给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市场引导,特别是资金扶持。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和大户来带动,让贫困户实现脱贫。同时,要建一套好的机制,包括股份合作,订单帮扶,各种股份收益。解决以前扶农不扶贫的问题,让贫困户得到实惠。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说,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的基础性的措施。如果没有贫困人口素质的提升,就很难有稳定脱贫,很难有高质量的脱贫。而要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一定要保障贫困人口子女能顺利入学,能完成学业,所以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的基础性措施。
马建斌表示,现在我们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学前教育各地是因地制宜,制订相关的保障措施。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再加上贫困地区的营养餐计划,对贫困地区来讲是三免两补。在高中阶段,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免学费政策,免学费政策对于民族地区是100%,对于西部贫困地区超过了94%到95%。国家助学金全国频率一二年级是40%左右,西部地区超过了40%,个别地区是100%。
定西市市长唐晓明介绍了定西市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情况。他说,定西市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构成是从本世纪初2004年开始的,截至到2015年底,一共实施了17批次工程项目,投入了国家的专项资金有13.7亿,建成了集中安置区430个,帮助4万多户2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走出了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路子。“十三五”期间,计划全市搬迁群众38700户,177700人。
贵州省铜仁市副市长张文聪说,贵州铜仁市因为自然条件限制,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客观上,加剧了脱贫的困难。这些年来,铜仁市通过回头看,一些奖惩机制对工作不力的进行了问责,通过回头看,从原来89万贫困人口剔除掉19万,做到了该进的进来,不该进的出去。在产业扶贫方面,注重增强造血功能,着力培育产业主体,推进产业融合,把坚持生态这条底线作为重要的抓手,把破解资金瓶颈作为主要的抓手,构建了大的扶贫格局。
宁夏自治区扶贫办的副主任张吉忠说,宁夏自治区提出来一个“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力争提前脱贫”。确保9个县全部摘帽,800个贫困村全部消耗,58万人口全部脱贫。
张吉忠认为,目前从扶贫资源上,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信贷资金和农民自筹五位一体的扶贫资金、资源整合机制。目前,最主要的就是为了下一步的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在金融扶贫上下功夫。宁夏在9个县区全面推行了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试点,根据脱贫攻坚的规划,形成多渠道饮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格局,按照中央提出来的扶贫的责任、资金,任务,权利的要求,中央和自治区扶贫资金这块,专项扶贫资金有90%以上切换到县。充分发挥好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贫困村和贫困老百姓根据他的治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来自己选择项目。采取一些托管、入股分红、定点就业,资产收益等形式。在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比如说像乡村旅游扶贫,电子商务扶贫,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壮大。
吉利集团的党委书记陈文明表示,吉利集团首先到各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研,认真研究扶贫的方案,同时和当地的市区县政府对接,资源共享,进行对接。最后确定在五个省9个市县区作为重点扶贫单位和地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投资4到6个亿,帮助特贫人口12000多户,今年打算2000户贫困户对号入座。把企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捆绑在一起,做到实,做到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