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网友赞成“全国高考一张卷”,民意需重视

11.09.2014  16:17

   作者:张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就刚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了公众网络调查。在回收的5871份有效问卷中,有80%的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试卷”。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等专家认为,高考这样的大规模考试应该遵循简单易行、科学高效的原则;而且全国统一命题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前提和基本措施。(9月10日《北京青年报》)

  表面上看,恢复高考“全国统一命题”的旧有做法,的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简单方式。因为统一试卷下反映出来的录取分数,既可以客观展现各省学生的实力水平,又可以在比较中看到不同省份之间的录取分数差距。而这些直观的数据,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描摹出当下高考制度的弊病所在,但它至少可以从某个侧面督促各省的教育部门为实现省与省之间的公平录取而作出切实可行的努力。

  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如果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那么,这种全国一张卷的局面,同样会因公平问题给不同地区的学生带来诸多伤害。比如东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比西部偏远地区要强,那么体现在分数上就可能是更大的差距,如果只按照分数来录取学生的话,这对条件相对落后、基础教育尚待提升的地区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不公。而在另外的层面,全国一张卷的做法,更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省份正在推行的课改政策。于此而言,我们如果不在推行前期考量到它可能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那么这种民意上的“喧嚣”,反倒可能成为阻碍高考改革的绊脚石。

  事实上,大多数网友之所以选择支持全国一张卷的做法,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对现有考试及录取制度的不满。虽然他们可能知道全国一张卷也会带来诸多弊端,但缘于对公平及阳光招生的极度渴望,他们也就只能选取这种看起来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方式。所以,我们在批判八成网友支持全国一张卷的做法时,更应该看到他们对招考制度的公平期待。

  这种期待,集中体现在招生制度的公平上。众所周知,当下的招考政策,基本上都是各省独立进行。而不管是重点高校、还是一般高校,在招生指标的投放上,大多都是侧重本省生源,这种招生比例上的不均,使得一些高校在某省的招生分数较高、而在其自己所在的省份则非常低,它带来的后果便是各省都想拦住本省的生源,却对外来生源保持着足够的“警惕”,这种在人数指标上设限的方式,既人为的制造了不公,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考本身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指标设限的语境里,我们的录取方式却异常单一。虽然说自主招生已在各地铺开,可遗憾的是,它并不是当下招生的主体,更大一部分人还必须通过分数这根独木桥走向高考的彼岸。在这样的尴尬中,人们对高考公平的期待,便只能寄托在一张小小的试卷上,殊不知,这样的寄托,虽然可以暂时找到心灵安慰的寓所,可它却不能承担起人们内心对公平的极度渴望。毕竟,高考的本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出在录取形式单一、录取指标分配不公的原始链条上。

  所以,当务之急,并不是立刻将八成网友的意见转换成文件强有力的推行,而在于读懂他们内心对高考公平的期待,从而通过制度设计、招考指标调整等方式对他们的呼声进行回应,这样的良性互动,或许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根本途径。(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