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壳粉流入餐桌,黑餐馆违法经营当重罚!

31.10.2014  18:35

  罂粟是提炼鸦片等毒品的原料,罂粟壳中含有吗啡等物质,非法种植买卖、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然而,记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锅店、小吃店为了吸引顾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同时,在调料市场和网络上,有些人公开售卖罂粟壳。(10月30日新华网)

  罂粟壳粉流入餐桌,贻害无穷,须多方给力共同铲除之。

  一则,要斩断罂粟壳粉的销售渠道。网络购物刺激了消费的增长,但同时也为一些物品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在网络上,罂粟壳粉被称之为“米粉”或其他名称被销售,扩散很快,范围广,毒害大。对罂粟壳粉的销售,要顺藤摸瓜,切断网络等销售链条,要用禁毒之决心,对公开或变相地销售罂粟壳粉的行为进行依法打击。

  二则,对于终端使用罂粟壳粉入食物或调断的餐饮经营者,决不能姑且了事。老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明知罂粟壳粉对人体有伤害,还为了留住食客,不惜铤而走险,完全无视职业道德,赚昧良心的钱。《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1条规定,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笔者看来,如此处罚恐怕只是隔靴搔痒。对于食品安全,隐患诸多之时,当施以重拳打击。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亟需法律的完善,更要有力的执行。另外,对让罂粟壳粉上餐桌的餐饮经营者、厨师等,可以要通过行业约束,终身禁止从事餐饮业,以增加其失德的成本。

  三者,追根溯源,罂粟壳粉从何而来?除了医用之需外,谁在种植?谁在贩卖?清除私自种植罂粟的行为,要打持久战,决不能姑息。

  罂粟之祸不除,结出的必定是“毒果”。 罂粟壳粉流入餐桌,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