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幸福梦——漳县发展手工编织业引领妇女灵活就业

17.02.2015  11:54

    “北京来的老师讲得就是好,通过几天的培训,不仅解决了我以前遇到的一些难题,还学会了好几种新的编织技巧。”日前,漳县盐井乡杜家庄村妇女杜爱爱参加了由该县妇联举办的手工编织骨干培训班后说。她介绍说,仅去年,她利用两个月的农闲时间在家里编织了150双手工拖鞋,售往北京的编织企业,挣了6000多元。

    去年,在全国妇联的倾情帮扶下,该县把发展投入少、见效快、就业门槛低的手工编织业作为帮助妇女脱贫、灾后重建产业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强技能培训,搭建发展平台,积极整合资源,多方争取支持,有效推动了手工编织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精品化发展,实现了促进了妇女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同时,该县还被省妇联列为全省15个手工编织试点县之一。

    以前,该县手工编织业基础薄弱,技艺高超的编织巧匠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县在全国妇联和省市妇联的资金、技术的支持下,邀请北京有关企业的老师对全县有意愿从事手工编织的妇女进行培训,增强了学员们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促进妇女就业夯实了基础。目前,先后在武阳、草滩、东泉等乡镇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妇女1500人次。

    去年,由县妇联牵头在县妇女儿童培训中心注册成立了漳县贵清山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吸收会员65人。目前,该编织协会已与北京元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完成了第一批手工钩包订单业务,完成销售收入2万元。

    同时,该县把各种展会作为宣传展示漳县手工编织产品,吸引客商拓展的好机会,先后组团参加了兰洽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妇女创业就业展示展洽会等多次省内外会展。紧紧抓住全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机遇,着力将手工编织产品打造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在农历四月八庙会期间,草滩乡侯家村编织基地的农村妇女利用毗邻国家4A级森林公园贵清山的优势,在庙会集市设立了手工艺品销售点,受到了游客欢迎,实现销售收入近2万元。同时,通过全国妇联的衔接,与北京元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并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借力电子商务平台,在淘宝网上开设了漳县手工编织产品专营店,为产品开拓了销售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