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察的卧底人生之五:天下无毒

27.10.2014  20:21

      新华社“甘肃发布”兰州10月27日专电(记者 黄文新 王博) 当哈三被警察扑倒的一瞬间,家新春的第一反应,不是成功后的激动与兴奋,却是躲开哈三的眼睛。他知道,那双眼睛里已然不是几个月以来的所谓“兄弟”情,而是愤怒、惊恐,还有失望。家新春不愿意去与那种眼神对视,这和害怕无关。

    “你是我的哥哥,怎么能是这样的人!”哈三说完这句话时,被警察带上疾驰而至的警车,但脖子依旧倔强地扭向家新春一侧。

    每一次,家新春都想尽快结束卧底任务,他不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毒贩有着情感上的粘连,更不想只能在黑夜里,独自穿上警服,向镜子中的自己敬礼。当然,他也别无选择,无论怎样,他不能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

    “很多时候,我会回避审讯,虽然贩毒的利益可以让他的家庭享受物质的奢华,但这是以众多的家破人亡为代价的。”家新春做警察掉过眼泪,是被吸毒者的惨状撞击心灵。

    第一次去吸毒人员家排摸,家新春的心被触动了。那是个年轻的吸毒者,家里除了一张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当,酒瓶、烟头、污物遍地。在后来的工作中,吸毒者家徒四壁、妻离子散的情形,让家新春愈发痛恨毒品。

    家新春是个极恋家的人,却干着份经常不着家的工作。

    与家新春共事20多年的老战友“大郝”郝尊军好几回撞见家新春在家蒸馒头,这下家新春的爱好在队里可算是出名了。

    “其实我知道家新春的想法,难得在家,就想为家里多做点活,让老婆知道丈夫的存在,让女儿感受父亲的慈爱。”郝尊军说。

    当家新春被毒贩打的头破血流,却只能住在单位附近的宾馆养伤,那些日子在家人的记忆中,只不过是某次平常的“出差”;吸贩毒人员被抓获后,后期反馈的消息称,对方身上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家新春和战友都是悄悄观察自己身体的异样或者独自去医院检查化验;

    当风烛残年、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的老人告诉家新春,娃娃犯了国家的法,希望政府把娃娃教育好的时候,家新春的内心都被对毒品的愤怒填满。

    “我希望每个家庭都美满,我希望每个人都活在阳光下,我希望天下无‘毒’”这是家新春的心愿。(完)

     家新春简介:

    家新春,男,汉族,现年51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一级警督。

    1990年考入兰州市公安局缉私大队,后该队几经更名为缉毒支队,现任一大队大队长。

    24年来,他参与侦破毒品犯罪案件510起,70多次以卧底身份打入毒贩内部,成功缴获各类毒品约300公斤,依法打击处理700余人,缴获毒资及赃物折款人民币4000多万元。

    由于在缉毒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家新春先后于2011年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称号;2000年、2006年两次荣获甘肃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2003年、2006年、2009年三次荣获甘肃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荣立一等功一次;2000年、2007年荣立二等功两次;2001年、2002年2013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2014年9月,入围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首批20名候选人。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4”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