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的凤凰涅槃

10.07.2014  17:14

   中国甘肃网7月10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 近年来,作为首善之区的甘州发展如顺水行舟、高潮迭涌:“1+5”生态城市框架拓展建立,为宜居宜游铺设了阳光大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好戏连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华丽转身;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晋级升档,让生态工业步入发展新天地。以宜居宜游、现代农业、生态工业为主的三驾马车,迅速汇聚起甘州绿色转型的强大正能量。

  独辟蹊径:立足生态起炉灶

  甘州,戈壁绿洲,塞上之城,是河西走廊经济重镇。

  迈入新世纪,甘州区虽然发展年年有进步,但与周边相比差距在拉大,农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短腿、三产接续不力如大山横亘前方。另辟蹊径提升发展实力,成为甘州面临的挑战。

  转型发展,路在何方?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基于对张掖生态的深度感知,提出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城市发展路子,以特色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三条路子如拨云见日,照亮甘州前行的大道。

  变则通,通则灵。作为张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委、区政府认为,甘州南依祁连山,踞黑河上游,生态环境是资源利好因素,绿色发展是转型最佳路径。因此,正确处理“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和“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的关系,关注黑河而推广节水模式,保护湿地以延展生态系统,主动占据科学发展的新起点。 </P><P> 2009年,区委、区政府以顺应自然为前提,加快构建“1+5”生态城市框架:“1”是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5”是城东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城北打造国家湿地公园,城南开发绿洲农业示范园区和沙漠体育公园,城西建设张掖滨河新区。

  甘州北郊原就湿地万顷,但多年失之保护,受到严重破坏。为重塑“甘州城北水云乡”的自然景观,区上大力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坚决果断地退耕还泽、疏浚水系、开挖水面,使城北再现“苇溪连片、湖光山色”。生态文明理念的“牛刀小试”,赢得干部群众一片叫好,甘州转型发展的曙光渐现。

  张掖湿地公园的成功建设,标志着甘州生态

  建城的序幕正式拉开。短短几年,发挥濒临黑河优势,乱石滩改人工湖,盐碱地种绿化带,滨河新区田园般生态城市应运而生;建设沙博馆,打造赛车城,使鲜为人知的沙漠变成汽车运动乐园;引进现代科技,装备先进设施,培育新型农民,在96万亩良田中探索建设甘肃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夯实基础,扩大面积,完善设施,引进项目,把沉寂百年的荒滩变为现代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