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让砂石在工业区内点化成金
7月21日,位于甘肃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区的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甘肃省环保观摩团。
这个由甘肃省环保厅厅长以及各地州市主管市长、环保局长组成的观摩团参观了该公司的年产200万吨机制砂生产线、年产80万立方高性能混凝土与年产60万吨预伴砂浆一体化生产线,听取了该公司在生产绿色化、环保全员化的做法后,纷纷称赞:“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在机制砂领域取得的成果,将极大推动甘肃省砂石骨料工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保护母亲河渭河、保护水源地,将天水市打造成生态文明旅游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一角
工业园区对环保要求十分苛刻,而砂石骨料企业因粉尘和噪音等原因,自然成为环保部门重点盯防的行业。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缘何能在开发区内“安营扎寨”、欢快地正常生产并成为全省环保工作的典型?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玄机:“这可是全国惟一一家建在国家级开发区内的砂石骨料企业,也是我们协会树立的绿色砂石骨料示范企业。”
以绿色打造行业标杆
从矿山运来的粗石在封闭的车间经过破碎、筛分制成不同级别的骨料和砂石,然后通过配送中心及密闭的皮带走廊直接输送到搅拌站,再由一辆辆商砼车运送到各个建设工地。如若不是中国矿业报记者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一个国家级的工业园区内竟然还有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这样一个集砂石骨料加工与混凝土搅拌为一体的企业。
中国矿业报记者一行日前走进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里喷泉欢唱,鸟语花香。“聚沙成塔难上难,点石成金看华建”几个大字,诠释着华建人不屈不挠、绿色发展的精神风貌。
“‘聚沙成塔,点石成金’是我们公司的企业精神,是激励华建人干事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动力。”该公司董事长缑海荣说。
作为集矿山开采、机制砂石加工、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四位一体的绿色建材企业,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之初,就奉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的宗旨,以“创建绿色矿山,打造行业标杆”为目标,本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思路,按照国家绿色矿山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我们在技术改造、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创建标准化绿色矿山方面,围绕八大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创建,实现了合法开采、高效利用、科学开采、清洁生产、规范管理、安全生产、内外和谐、生态重建。”该公司副总经理缑建荣如数家珍地说,“当前,砂石骨料产业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时期,规模化、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是我们的发展模式。我们始终以‘建设国家家绿色矿山,打造一流机制砂石企业’为宗旨,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思考自然环境与工业制造的和谐统一,为我国建材产业走绿色化道路进行不断探索。”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右四)带领相关企业负责人及协会秘书处到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调研,与该公司董事长缑海荣(右五)交流绿色发展经验。
噪音和粉尘是困扰砂石骨料行业绿色发展的两大“顽症”。该公司自左向右,对砂石、调配中心和搅拌站实行了全部封闭设计和噪音治理,原石自左边进入,等从右边出来时已经成为了装进商砼车里的混凝土了。走进封闭的砂石破碎车间,中国矿业报记者看到,一块块在矿山简单破碎后的细碎矿石,在皮带运输机上欢快地“流淌”,经过一系列流程,或变成了骨料,或成为了砂石,最后调配搅拌后成为了高性能的混凝土。
“长期超负荷开采河砂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我们公司建成的年产200万吨精品机制砂石生产线采用全封闭式厂房设计、工业化生产,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可调可控,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缑海荣随手抓起一把略带潮湿的砂石笑着说,“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对限制河道采砂,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区卫生状况及推动天水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规范砂石的开采加工行为,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绿色矿山和和谐矿区建设。”
以综合利用促环境保护
加强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把有限的资源实现无限的利用,才能减少矿石的开采总量,从源头上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该公司深谙此理。
事实上,对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而言,因矿石性质和赋存条件的特殊,制造机制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均是难上加难。据了解,该公司的矿山原矿为中酸性火山岩,裂隙比较发育,夹杂的土多,尤其是里面夹杂的具有膨胀左右的蒙脱土,更是难以脱净和利用。
“我们为了保证砂石质量,实现资源的吃干榨净,专门量身定做了特殊工艺,从原矿开始就筛选,粗磨后再筛选,直至把所有杂土全部脱完后再制造机制砂。然后再把废水、废石和废土统一进行回收利用。”缑海荣介绍说。
中国矿业报记者在采矿现场看到,该公司筛选出的废土集中堆放,用于下步的土地复垦、栽树种草。而开采的石头则全部利用,几乎没有残渣。
在高高的搅拌站旁,中国矿业报记者看到一个搅拌车罐在用水不断冲洗,泛着白沫的砂浆混合体在水的作用下流出并汇集在一个池子里。
“这是我们在对搅拌车内残留的砂浆进行综合回收,因为搅拌车内的砂浆倒不干净,一些搅拌车就随处乱倒,造成环境污染。”缑海荣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辆搅拌车内残留的砂浆一般在1%~1.5%之间,我们每天的砂浆量在3000立方米左右,即便按每辆搅拌车残留量为1%计算,每天可回收砂浆30立方米左右,不仅可增加效益3000元,还节约了大量资源。”
据了解,对搅拌站的所有废水、废料,他们也都进行了全部回收利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废料就是水泥浆,我们经过闭路循环、再次利用,实现了零排放。”这也许正是该公司可以扎根工业园内的主要原因!
以一体化打造全绿企业
从采矿到机制砂,再到高性能混凝土和砂浆,该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砂石-混凝土一体化企业。
谈到为什么要走一体化之路时,颇有战略眼光的缑海荣给中国矿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砂石骨料过去因为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利润空间很小。据测算,机制砂和骨料每立方米降低或增加1元,混凝土就要随之降低或增加2元。目前天水的机制砂石每立方米比天然砂石价格低45元,用机制砂石制作的混凝土价格每立方米就会低90元。同时,机制砂石的粒型又比天然砂石好配。我们走一体化之路,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为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建材产业链夯实了经济基础。”
事实上,该公司的一体化模式更是实现了砂石制造到混凝土搅拌的全过程绿色化。该公司的矿山到园区的运输距离10千米左右。如果把这些原石运送到其他地方加工成机制砂后,再用汽车运输到搅拌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我们现在正在新修一条近路,这条路从矿山到园区只有4千米左右。同时,还准备新上一条1000吨/小时的砂石骨料生产线。既能减少运输成本,增加运输量,还利于运输途中的环境保护。”缑海荣介绍。
“天水化建用心做事,善于探索,已成为机制砂石-混凝土一体化进程最快的企业之一。” 对该公司这几年的绿色一体化模式,胡幼奕十分赞许而又充满期待地说:“天水华建在注重砂石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快固废处理进程,积极建成集矿山、机制砂石、高性能混凝土、PC、固废处理五位一体的完备产业链,在发展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区,为中国砂石骨料行业树立标杆。”
而对华建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缑海荣早已成竹在胸:“我们的矿山要在2018年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并在园区建设50万平方米的PC生产线,加上我们的全机制砂石透水混凝土的成功研发和投放市场,我们公司在推进我国砂石骨料行业绿色发展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将真正起到排头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