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市场亟待扩建改造
12月12日,本报AA15版以《一个市场火了一大波经营户富了》为题报道了绿色市场的发展之路后,引起经营户和市民的广泛关注。连日来,不断有读者和经营户致电本报,说随着南山路开通,车流量增加,绿色市场门口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但鲜活水产品配送的特殊性又要求市场不能远离市区。因此,绿色市场扩建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A
市民
绿色市场改变了兰州人的饮食习惯
“绿色市场改变了兰州人的饮食习惯,让鲜鱼鲜虾从酒店的高档消费变为市民餐桌的家常菜。”13日,正在绿色市场采购的苏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在庆阳路,每个周末都要来这里集中采购一次鲜活水产品。苏女士说,这里的水产品比在超市买便宜三分之一,比在酒店吃便宜一大半。
市场经营户邱秀蓉告诉记者,绿色市场的销售平时以酒店采购和配送为主,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市民就成为消费主力。以中秋节为例,因为来选购的市民太多,根本忙不过来。邱秀蓉说,绿色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多年里,兰州人的饮食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结构趋于多样化,而海鲜水产品由于高蛋白、低脂肪、美味可口受到人们的青睐,交易额逐年上升,市场顾客的零售交易量也增长迅猛。
14日,榆中和平的张先生也来到绿色市场采购。他说,南山路通车后,极大地缩短了兰州到榆中的车程,从和平到绿色市场不过20分钟车程,回家就能吃上最新鲜的水产了。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南山路的开通,绿色市场与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及榆中和平等区域的交通更为便捷,辐射配送的效率更强,将有效提升市场的经营状况。”
B
经营户
绿色市场亟待扩建提升改造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市场经营面积不足、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亟待扩建改造,挖掘市场潜力。”对于市场经营户的意见,市场管理方表示市场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审批中。
据介绍,绿色市场原来的设计规划为水果、蔬菜批发市场,1999年已建成使用,2002年铁路局市场搬迁入住后改为海鲜水产品经营,其功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在绿色市场经营的是水产、肉食等品种,原来经营的蔬菜、水果几乎不用水,而现在经营的鲜活水产品却需要大量的水,上下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的,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水不足,下水不畅,大棚下面建了几百间轻型结构铺面,共投入近1000万元,然而这些刚投入的由泡沫板制成的铺面不经用,更不防火,十多年来发生了十几起火灾事故,最严重的一次烧毁铺面16间。市政府等消防部门曾多次严令整改,从2005年、2006年、2009年市场开始先后对2#、3#、1#大棚进行了拆除改造,消除了泡沫板铺面易燃所带来的消防隐患,但是整体先天不足所造成的不合理与国家标准化农产品市场的要求仍然相距甚远。
C
数据
鲜活水产品在兰州的市场占有率逾95%
绿色市场占地30亩,建筑面积17446平方米,共有经营铺面560间,水产、肉食、干鲜、蔬菜、水果经营户480家,目前绿色市场的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其中鲜活海鲜水产品在兰州的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并已经辐射到省内其他城市及青海西宁、宁夏等地,是西北地区较具有影响力的市场之一。
为了让市场有更好的发展,市场管理方经股东充分论证和广泛的市场调研,倾听和采纳了市场多数经营户的意见,参观考察了日本东京的筑地海鲜水产品市场、法国巴黎翰吉斯国际市场等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为这次绿色市场的扩建提升改造方案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6月,在第十九兰洽会上,“绿色市场整体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已正式签约,绿色市场将借南山路道路拓建为契机,引进国内一流的知名冻品连锁经营企业,拓展经营思路,使绿色市场彻底摆脱目前简陋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卫生,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及标准化要求的现代化海鲜市场。首席记者刘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