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发展三大思路: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

10.01.2016  20:11

  中国兰州网1月10日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5日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中国青年网记者梳理后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惠民:环境治理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2015年1月20日,洱海边一个白族聚居村的小院子里,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习近平和“四世同堂”的村民李德昌一家一起聊着天,还不忘叮嘱大家:“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

  习近平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资料图

  在习近平眼中,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紧紧相连。近几年在地方考察时,他以一种造福子孙后代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2015年4月,习近平到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他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2015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2014年2月,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首都更好发展特别是破解特大城市发展难题进行考察调研。他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份承诺。《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共享蓝色天空,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则时时刻刻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