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为城市治堵出份力

01.08.2014  07:34

道路拥堵,自行车是不错的选择首席记者马军摄

    兰州晚报讯(记者杨彬实习生张成成邓莎娜)连日来,本报记者对我市主城区主要的十大堵点进行了全天候现场探访,对每个堵点的高峰时段、拥堵原因,以及绕行路线做了详细的采访,相关报道也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在面对如此拥堵的出行线路时,所谓的绕行和错峰出行效果也是有限的。为此,记者就我市目前的交通状况采访了交警部门及相关专家,大家纷纷表示,倡导绿色出行,才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堵点连堵点出行方式需改变

    面对这些“著名”的堵点,很多有经验的驾驶员自然会选择绕道而行,避开高峰期的拥堵。但在我市主城区内仍然存在着诸多无法绕行的线路,就算绕过一个堵点,没过多久就会遭遇另一个堵点。

    “每天从雁滩出来,我都有一种无路可走的感觉。所有出入雁滩地区的道路几乎全都是堵点,从南滨河路走,刚开始特别通畅,但最终还是要堵在平沙落雁;从天水路走,又要面临雁滩桥头的拥堵;如果想要从南边出雁滩的话,照样会遇到东湖宾馆,或者鱼池口、渭源路口几个堵点,根本就没有一条畅通的路线可走。”一提到每天上班的路线,家住高新区的陆女士就觉得头大,有时候为了不迟到,甚至不到7时就出门上班。她说:“单位对迟到早退一直查得严,我就不得不早早出门,有时7点多就到单位了,然后呆呆地坐到8点半。

    不仅是雁滩地区,居住在城关黄河大桥以北的市民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每天在桥头负责疏导交通的王警官告诉记者:“绕行的办法或许在别的地方有用,但在这里却行不通。大桥以北的区域想要进入主城区,就必须要通过附近的这两座桥。从体育公园走的话,肯定就堵在平沙落雁;如果再往西走,由于中山桥不通车,就必须一直行驶至小西湖立交桥,这样无疑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所以,城关黄河大桥基本上就是唯一的路线。

    公共自行车掀起绿色出行热潮

    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部分市民用改变出行方式的办法应对。“以前开车,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压车。但现在不同了,自从公共自行车租赁正式运行以来,我和老婆都办了卡。如今早上上班从武都路骑车到静宁路南口,大概十几分钟就能到达。”7月31日下午6时17分,家住大众市场的郑先生将公共自行车停放在城关区政府门口的服务网点后,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等待妻子王女士下班归来。在闲聊中记者了解到,该服务网点已经成了夫妻俩每天下班后的集合地点。据郑先生讲,他家的车基本只有周末或者走远一点的地方才开,平时都放在车库里“吃灰”。

    今年6月底,我市首批111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建成和试运行,公共自行车走进了兰州人的视野。随着该系统的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已达到141个,自行车接近3000辆。据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经理介绍,自公共自行车投放以来,平均每天租用自行车达上万人次。其中有一天高达2.6万人次,平均每辆自行车每天使用在10次左右,这样高的使用率在全国也不多见。这一系列数据说明,“绿色出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

    在此次畅交通系列报道中,本报记者也兵分多路,根据不同时间、不同路段、不同距离,以及采用不同的出行方式进行了多方位的亲身体验,发现在相对拥堵的路段,选择绿色出行无疑是当前最好的出行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针对倡导绿色出行的问题,人大代表刘桂珍近几年来多次提出了类似的议案。7月31日,刘桂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经常出行的圈子,大多数兰州市民的生活半径在3-5公里,在车与路发展严重失衡的今天,绿色出行无疑是最好的应对方案。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出行路线做一个规划,根据路途的长短来确定出行方式。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每天上下班的路途在3公里以内,那么就完全可以选择步行或者公共自行车,步行所需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而公共自行车则用时更短。另外,如果路途在5公里左右,那么就可以选择公共自行车或者乘坐公交车。也许有人会说‘乘坐公交车还不是会堵车吗?’但是让我们想一想,如果开车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那么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则会相应减少,同样也是一种减轻交通压力的方式。

    刘桂珍表示,无论是BRT快速公交,还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甚至是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无疑都是一座城市为实现交通通畅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其实,大家只要放下对驾驶车辆的执著,尝试绿色出行的新方式,将会有另一番不同的感受。与此同时,一座城市的交通通畅与否,不仅仅是对政府部门的考验,也是对全体市民的考验。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文明行驶、绿色出行,相信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会得到极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