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巴黎一日

12.06.2015  12:42

今天的巴黎,很美。

巴黎的美景,美在被塞纳河编织成一条长长的花穗。塞纳河,一条情感交织的河流。

塞纳河的两岸,尽是风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都集中于在塞纳河两岸。塞纳河,巴黎的生命线。

我们,一群来自遥远中国的普通人,今天得以在游船上观赏塞纳河两岸的风光,如在梦境中。坐在游船上,卢浮宫、奥赛特博物馆。先贤祠、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一一尽收眼底。行进中,各色的桥梁也一一迎面而来,使人目不暇接。

行进中,游船上分别用法语、英语、汉语一一介绍两岸的名胜,让人听之、望之、感慨之。

游塞纳河,如同阅读生命的注释一样,凝练而又快捷。美好的东西,会在瞬间流过。塞纳河两岸的风景在阳光下奇幻般送来,却在瞬息间流走。有时还来不及回味和思索,下一个建筑已在视线之外了!尤其是巴黎圣母院。这座着名的大教堂因电影而让人记住、因女主人公的美丽与善良而使人对它有了亲切与眷恋。当行船把它送入人们的视线时,大家匆忙拍照;而它退出人们视线的快速,就连众人的感叹都在瞬间成为记忆了。

从塞纳河上岸,很快,凯旋门就矗立在游人的眼前了。

我幼年时,就在图片中看到过凯旋门,而当这座伟大的建筑来到面前,一时惊叹的不知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形容它的魅力、来阅读它的历史和来体味它的风云变幻的沧桑。

此时的夕阳已从凯旋门的西侧折射过来,有些耀眼。我们迎着夕阳拍照,总是逆光,很难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但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崇敬和欣赏。它那高耸、雄壮的身姿、它的历史,它上面的那些美丽、雄伟的浮雕,都在阳光下变得异常的神圣与庄严。《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都在今天,在每一个清晨和黄昏现显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魅力和对那位拿破仑的崇拜与眷恋。

拿破仑的法国,一个辉煌的国度;拿破仑的凯旋门,一个时代进行中的凯旋之门。

然而,当凯旋门落成之日,它的创造者拿破仑已死去15个年头了。而当有那么一个晴朗的冬日,这位英雄的遗骨被他的崇拜者们高举着并奏响凯歌、流着眼泪再次经过凯旋门的时候,正是他死后的第19年、1840年的那个严寒冬天的朗日。尽管已改朝换代,然数万名巴黎市民毅然跟在拿破仑棺木的后面,流着泪,高喊着让他们崇拜的这位英雄再看一眼凯旋门的时刻,是何等的神圣?那个场面,是何等的壮烈?那个冬日的太阳一定是最亲切、最令人眷恋的。

拿破仑,好样的!巴黎人,好样的!

当导游迎着夕阳讲完这一段历史时,在一旁静静听讲的中国人,也流泪了。凯旋门,与一位伟大的英雄相连,与一个时代相连,与每一位有良知的人相连,哪怕这些人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人。

凯旋门的前方,就是着名的香榭丽舍大街。这大街之所以有名,是它与《茶花女》,与小仲马,与法国的历史与魅力深深连在一起。

夕阳下山,我们乘车返回。

行进在高楼林立的长街上,导游指着不远处的一座高大的纪念柱说:那是“拿破仑纪念柱”。那高大的纪念柱是铜铸的,多年过去,已成绿锈色,我们纷纷举起了相机。

拐过街角,见路旁有一座酒店正在装修,楼顶覆盖着巨大的遮蔽物。导游指着这酒店说:这是着名的“丽池”酒店,英国戴安娜王妃最后晚餐的地方。

当年,戴安娜王妃就是在这里同男友吃了晚餐后,走出去,才出了车祸的……

我们忽然想起,上午我们来到巴黎塞纳河沿岸的长街上,曾看到过一件金黄色的装饰物覆盖在一个矮矮的鉄墩上。导游就曾说过:这个鉄墩,就是戴安娜的死难处。

戴安娜,从丽池酒店走出,到这个矮矮鉄墩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位美丽王妃的最后生命历程。

西天,晚霞落尽,呈一片淡淡的紫色。我在前行的车上回首望去,眼前叠印着一串场景:凯旋门、拿破仑;香榭丽舍大街,小仲马和茶花女;还有此时流动的人群和那位戴安娜王妃……历史在流走,历史又慢慢走来。

望着不远处缓缓流动的塞纳河,它在西天的映衬下,像一位理性的智者,且行且歇。我忽然想起一句中国古人的诗句来:“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明天的巴黎,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