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城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天山杯”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29.09.2021  15:47

为推动绿洲城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总结交流冰冻圈科学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冰川专业委员会等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兰州大学等支持,兰州城市学院承办的“绿洲城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天山杯’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在主会场,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亚宁,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站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忠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黎夏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闫浩文教授,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黄宁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团队、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团队,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我校领导王学军、莫超及城市环境学院师生参加。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莫超主持会议。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学军教授致欢迎辞,指出在城镇化与全球变化背景下,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备受学术界关注。我校要聚焦城市主题,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城市学科特色,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并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气候变化应对等,产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李忠勤致辞说,加强冰冻圈科学研究,正确认识和评价制约绿洲及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要素,从绿洲城市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上开展系统研究很有必要。第十三届“天山杯”学术论坛在兰州城市学院举办,不仅交流展示冰冻圈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更为推动高校地学及资源环境领域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敏致辞说,华东师范大学和兰州城市学院自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双方共同建立地理与生态环境科研创新团队,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入,成果进一步显现。希望双方今后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学科建设方面持续深入合作,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会议特别邀请陈亚宁、刘敏、李忠勤、黎夏、黄宁五位专家,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对中亚水塔的影响、城市自然地理学学科建设、山地冰川变化模拟预测、土地利用模型及其环境生态评估、祁连山积雪水资源时空演化模拟等内容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在后续的学术报告会上,主会场10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气候变化机制、土地优化利用、中国城镇扩张、干旱区降水分析、山地冰川近期观测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和研讨交流。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兴伟教授在线上作了《东南沿海典型流域台风与非台风暴雨及其洪水响应的差异》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还进行了我校高福元、贾东于两位青年教师博士后出站报告会。

本次学术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设立1个线下主会场和4个线上分会场,参会人数达500余人。会期紧凑,内容丰富,受众面广。会议的成功召开,增进了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兄弟院校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分享了城市资源环境研究的思路、经验和成果,为今后充分发挥各方学科优势,推动绿洲城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撰稿:郑庭海 审核:李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