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还有多少“娃”可以拼
自从《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之后,各大电视台竞相上马亲子类综艺节目:央视开播《宝宝来啦》,深圳卫视有《来吧孩子》,湖北卫视则是《宝贝你怎么看》,浙江卫视则更加省事,连爸爸这个创意都直接照搬——《爸爸回来了》,一样明星爸妈,明星子女。仔细数数,2014年各大卫视竟有20多档同类节目,中国综艺节目进入了“拼娃”时代。
就在各大卫视绞尽脑汁寻找“星娃”或是有演艺特点的“草根娃”时,许多观众已经发现,为了能让孩子们在电视中的表现更加天真卖萌,更加吸引眼球,不少节目组把上镜儿童的年龄下限不断放低,四五岁甚至三岁的孩子就被摄像机环绕,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留下日后永远无法抹去的画面和音频。
如此过度消费孩童,即便父母对于上镜求之不得,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有益处么?如果20年后,这些过早成为娱乐焦点的孩子长大,重新回眸自己之前在节目中的音容笑貌,他们也许不会和现年9岁的新余患病男孩邹骏亿拥有一样的感受。后者患“肌肉营养不良”,梦想成为一名警察,今年元旦新余全市百姓为了上演了一场“私人订制”,让孩子扮演了一次警察,除暴安良。如果有可能,20年后,知道真相的邹骏亿收获的将是感动和激励,而这些依靠综艺节目,亦成为新闻人物的“星娃”或是“草根娃”,会发现自己当时只是制片方的“玩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卖童真供观众一笑。在收视率前,所谓“亲情”、“成长”,只不过是噱头而已。
几岁的孩童没有选择的可能,将他们推上镜头的是父母,许多父母,甚至是一些星爸星妈,也是怀着让孩子出名的心态寻找到上镜机会。但是,即便日后准备走上演艺道路,让孩子过早地在观众面前“抛头露面”,会导致他们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过早定型,揠苗助长,过犹不及。
回到亲子档综艺节目本身,此类节目本身就是舶来品。亲子档节目的开创者《爸爸去哪儿》,本身就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事实上,从早年被追捧的梦想类节目、答题类节目,到后来赚足泪水的草根选秀类节目,从早先的“超女”到后来的“好声音”,大多都是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创意,本土栏目组的创意都去哪儿了?
国产综艺节目若想走出“模仿热映,同质竞争,审美疲劳”的怪圈,就必须用心认真策划,寻找属于自身的独特创意,并不断创新。因为,观众不会为了重复的故事和画面,再一次像初见之时一样流泪和欢笑。当然,如果制片方总是抱着“赚一票就走”的心态,综艺节目质量不断下滑,最终流失的是受众。要知道,如今,不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在晚上固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