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沟通

15.10.2014  12:45

  总局《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全国各级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从“绩效计划(目标、指标)——过程管理——绩效考评(含察访核验)——结果运用(反馈提升)”的工作流程。同时,强调绩效沟通在推进绩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赋予各级绩效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宣传培训的工作职责。省局结合工作实际,将绩效沟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认为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绩效沟通的过程,并在绩效管理工作流程的不同阶段,赋予绩效沟通不同的内容和功能。
  一、绩效计划(目标、指标)制定阶段,绩效沟通的目的是促使全省各级地税干部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绩效指标体系。
  提高认识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省局运用多种绩效沟通方法,如培训班、座谈会、宣传报道,统一全系统地税干部的思想认识。指标制定是抓好绩效管理的关键。省局“四上四下”的指标设置程序,凝聚了系统和机关各方的智慧,有力地确保了绩效指标在工作中贯彻实施。首先,由机关处室根据总局绩效考评指标、省局重点工作,初拟指标体系,将指标分为上下关联型、平行运转型、特定主体型;对总局没有涵盖、又是甘肃地税日常工作所涉及到的,如社保、发票、机关党委工会等工作,全部设计成指标,将每个处室的归口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其次,由绩效办进行评估初审,将系统指标下发到各市州局征求意见,再反馈给省局机关修订,这个过程进行了四次。最后,经省局党组专题会议审定后,由绩效办汇总并下达执行。实践证明,这种反复的绩效沟通工作方式,对我省地税绩效管理系统平稳有序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过程管理阶段,绩效沟通的目的是协调、服务日常绩效管理工作,推动年度改革任务进程,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寓管理于平时。
  省局将绩效管理工作定位于协调和服务,按照“向上承接总局、横向考评机关、向下考核市州”的绩效管理模式,保障绩效管理系统有效运转。绩效指标考评前5至15天,对本月承接考评和被考评的机关发出温馨提示,告知须完成的工作及时限;绩效指标申报期,对申报资料达不到考评要求的部门,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及时更正考评中发现的问题。针对考评部门和被考评部门有异议的考评结果,建立争议申诉机制,发挥绩效沟通的作用,确保考评结果公正、公平,为各方所接受。
  三、绩效考评(含察访核验)阶段,绩效沟通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考评,客观反映各市州局和机关部门的工作实绩,为结果应用奠定基础。
  省局吸收了以往考核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实际制定考评措施,通过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计算机考评和人工考评,民主测评、实地调查等方式,全面、准确地评价各市州局和机关部门的工作实绩,形成考评结果,为结果应用奠定基础。
  四、结果运用(反馈提升)阶段,绩效沟通的目的是结合绩效激励机制,使被考评单位和部门全面了解自己工作的真实情况,促使其不断改进工作,提质增效。
  考评结果固然衡量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好坏,但绩效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绩效评价实现税务各项工作的提质增效。省局结合“管理质效提升年”活动的开展,将绩效考评和反馈作为地税管理质效提升的“总抓手”,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反馈和定期分析评估制度,发挥自我管理的功能作用,将自身工作与考评标准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持续跟踪问效机制,督促问题的整改落实。
  总之,省局充分发挥和挖掘绩效沟通机制传递信息、协调工作、凝聚力量的价值,将其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甘肃省地方税务局绩效办    伏天松 张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