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简政放权 释放投资热情
作者:苑广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决定进一步精简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以改革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5月11日 中国政府网)
不管是对于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是对于国内的企业、投资者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简政放权这个概念,都不算是什么新鲜词了。多年以来,我们在给企业松绑,刺激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完全可以用“一减再减,一放再放”来形容国家在简政放权方面的力度和频率,也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尊重经济和市场规律,希望按照经济和市场固有的客观规律办事的决心。
在这次国务院会议上确定,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这意味着,这次简政放权不是第一次,但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未来政府势必还将根据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经济问题继续在简政放权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简政放权有没有终点站,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现在政府的基本态度与原则就是,能放开的就放开,尤其是一些阻碍社会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领域,则一定要放开。
放开不是放手,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放管结合,既要放,也要管,在放管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这才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虽然放与管本身就是优化服务的一种,但是就服务的概念而言,仅有放管显然还远远不够,所以这次国务院会议还特别强调要“优化服务”,在简政放权中提升服务的品质,改进服务的效率,让企业和投资人感到满意。
会议决定,将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减至42项,其中规划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等24项审批整合为8项,并保留涉及环保等方面的法定审批事项。该减少的减少,该合并的合并,这实际上就大大减少了投资者在项目建设之前各项审批的程序和成本,降低了投资项目的门槛。以前媒体多次报道过,一些地方对于投资项目的程序过多,门槛过高,结果导致投资者为了“跑项目”累断了腿,叫苦不迭之下,也直接让后续投资者打了退堂鼓。
在大幅精简与合并审批事项的同时,特意保留了涉及到环保方面的法定审批事项,也一方面体现了简政放权过程中对一些审批事项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的态度,同时也说明对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无疑是符合当下形式与现实需要的。
而即便是对于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国务院会议也要求各地要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或者是在线平台,简化流程、缩短时限,便利企业办事。这就可以有效缩短企业办事的时间,提高办事的效率,节省办事的成本。最终的目的,就是充分释放企业的投资热情,为企业投资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为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