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罢赛讨薪”触碰乒超联赛职业化之痛?
张继科
乒超联赛最近火了一把,这倒不是因为比赛现场有多么火爆,而是球迷喜爱的张继科因与山东鲁能俱乐部合同出现争议决定“罢赛”,将乒超联赛职业化问题推到了台前。这个拥有世界顶尖球员的联赛未来何去何从,成为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问题。回放
7月11日的乒超联赛第九轮,主场作战的山东鲁能队3比0击败江苏中超电缆队,相比起比赛结果,赛后媒体曝出的一条消息更具冲击力:张继科因与俱乐部迟迟未签本赛季合同而选择“罢赛”!张继科表示,合同是双方共有的形式,他已经签完合同,但只有自己签没有用,还需要俱乐部签字,双方要有共同拥有权,自己并没有拿到合同。俱乐部方面则表示,要根据张继科的场上表现再决定与其签订合同,此事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仅仅两天之后,“张继科罢赛讨薪事件”就出现了转折,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乒超联赛组委会主任刘晓农在通报会上宣布了3点事项:一、第九轮是俱乐部未派张继科登场,因此张继科的行为不算“罢赛”;二、张继科与俱乐部只是在赛季奖金这部分没协调好,双方有合同;三、俱乐部未就张继科缺席提交书面报告,因此对俱乐部和张继科本人各处罚5万元。
乒超联赛组委会对此事件的认定和处罚都是参照联赛相关规定,表面上来看有理有据,希望张继科和鲁能俱乐部之间十多年合作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能让此事得到圆满解决。毕竟以张继科的影响力,因为合同争议迟迟不上场,对喜爱他的那些球迷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对乒超联赛职业化的呼吁,或许应当因为这件事的出现而更加紧迫。
一方面,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上的争金夺银,让球迷甚至会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职业化程度不高的乒超联赛还在一种低层次上探索,两者之间的矛盾,源于乒乓球这项运动的自身特点。
与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篮球、足球相比,乒乓球属于以国家队为主导的模式。为了备战奥运会、世乒赛,以及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乒乓球队员一年多数时间里留在国家队训练,乒超联赛一般持续不到4个月时间。今年的联赛自5月23日开始,至9月13日结束,如果中间没有穿插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导致的休赛期,联赛时间会进一步缩短。
队员们谁能出战世界大赛,多数情况下也是按照他们在国家队中的训练状态以及队内选拔赛成绩,以及之前征战世界大赛的成绩进行综合判断,乒超联赛的表现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乒超联赛中表现还不错的一些年轻队员,想获得为国出战的机会难度极大。职业联赛是国家队的有力支撑,而这点放在目前乒超联赛与国家队的关系上并不太适用。
在通报有关张继科与鲁能俱乐部合同争议的相关情况时,刘晓农的身份是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与乒超联赛组委会主任,乒超联赛将来是否也该对“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这种管办不分的现状进行改变,成立如乒超联赛公司这样的机构,将联赛的运营权交给联赛公司,项目中心只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关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职业化的讨论持续了很多年,CBA联赛办公室此前已召开会议,拟成立球员委员会,主要职能为维护球员的权益,协调与俱乐部等各方面的关系。乒超联赛是否也该成立类似维护球员权益的机构,未来在出现诸如张继科合同争议这样的事件时,在其中对双方的矛盾进行调节,而不是只由主管部门宣布处罚决定,责成双方进行沟通了事,这些都值得去思考和探究。
在“第三次创业”口号的引导下,国乒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广乒乓球的举措,取得了不错效果。为了寻找乒乓球发展的良策,国乒教练组在今年镇江举行的队内选拔赛期间召集各方面人士进行讨论,这在国乒历史上并不常见。
国家队在努力,乒超联赛的职业化同样不能落后。唯有双管齐下,两腿走路,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才能步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