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点引导,会出现很多奇迹”
日前,“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这是我校近年来学生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新突破,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正规化、系统化、普及化。我们对该团队的指导老师、80后的美女教师沈瑜副教授进行了采访,通过她的讲述,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了解他们从事科研创新的苦与乐。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会想到成立这样的一个团队?
沈瑜:“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前身是电信学院科研小组。我在陆续指导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大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之后,2010年在电信学院领导的启发下,萌生了创建科研兴趣小组的念头。后来,在校团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引导下,2012年借助校团委推进“一专业一竞赛”活动的契机,从兴趣小组中选拔精英成员,创建了“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希望通过这一团队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并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团队化。
记者:创立团队的理念是什么?遇到过哪些困难?
沈瑜:“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在创立之初,对于所要走的路线就是明确的。我们着眼建立一个有系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充分的实践环节、完善的自我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具体为从大一开始选拔培养,在整个过程中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创新实践锻炼,到大四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精英”。
我们在前两年兴趣小组的基础上,为“天佑”创新团队确定了基本的方向,目前集中了兴趣小组中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创业实践以及组织等。
创立之初我们没有自己的经费和实验环境,主要依托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经费来自团队成员申请校团委创新项目经费、实验室处创新项目经费以及我个人资金的一些投入。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参加“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选拔,得以顺利入围并获得第一笔专项项目经费。
虽然条件艰苦,但庆幸的是,同学们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退缩,大家会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件产品,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而欣喜,非常感谢我们团队的成员互相打气、乐观向上的氛围。
记者: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协作必不可少,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团队协调高效运作的经验吗?
沈瑜:目前,团队有软件组、硬件组、论文组和创业组。这四个组分工协作,由软件组和硬件组进行技术初始创新,形成产品;论文组总结理论经验,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创业组将产品推出。现在团队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环环相扣,组组交叉,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主体。各组的分工合作,使得团队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快速有序的完成。
我想正是这样一个“专项专攻”的机制,才使得团队可以协调高效地运作。各部门负责好自己的部分,就好像一条流水线,只要每个组都尽量保证自己的模块不出现问题,整体的运作效率将会很高的。
记者:你们团队成功申请了全国大学生“小平创业基金”,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吗?
沈瑜:此次入围的资助项目主要研究智能交通系统,该项目首先着眼于我校的铁路院校特色,其次结合目前前沿的研究和应用方向,选择了热门的智能交通系统工程作为团队的主要方向,将当前图像处理的最新技术与智能交通相结合,有很强的先进性。
记者:团队在国内的各类竞赛中屡次获奖,您能简单概括一下团队取得这些成就的内在因素吗?
沈瑜:简言之,内在的动力是强大的创新人才梯队和学校的政策支持。至于取得这些成就的关键,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校的政策支持。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给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比如外出参加比赛就是以学校的名义,还有实验室处、教务处等的科研小项目给了学生很大的动力。
其次,是强大的创新人才梯队。一个团队如果想要进入良性发展,一定离不开建立的“金字塔”式的人才体系。在充满浓厚创新精神和良好学风的氛围中,学生们在与学长学姐的相处中就已经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一些实践经验。一旦形成了这种良性的循环,学生们就能潜移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再次,是完善的团队管理机制。这就涉及到团队的运转效率,良好的管理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这个团队发挥自己的战斗力。团队中,我们采取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老师们只在大的方向对学生进行一个引导,只在学生比较吃力的方面进行着重指导,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团队积极向上的风貌。这个和学风是一样的道理,可能刚开始,并不会见到任何成效,但是一年,两年以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在原来那个层次了,如此,一届带一届,团队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创新氛围,同学们都争相创新,干劲儿十足。拿智能车项目来讲,智能车主要是应用于隧道内的图像检测传输,而且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本来要一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被攻克了。这样的精神面貌,对于整体的进度绝对有着莫大的帮助。
记者:现在看来,您觉得“天佑”创新团队发展的方向与当初的初衷是否一样?
沈瑜:就现在的情形看来,是一样的。这两年,“天佑”创新团队已经经过了理论和实践积累阶段,在全国性的大学生技术类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方面有了较多的经验。如果有机会,团队会向真正的社会实践方向靠拢。
我庆幸我亲手创立了这么一支团队,与其说我指导他们成长,不如说我们相伴经历着青春岁月。有时候,一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或许意义不大,但是,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份付出的。记得刚建立团队的时候,我就常告诉大家:“我不保证你们加入团队就能得什么奖项,但是我保证的是,通过团队的锻炼,保证大家都能学到点东西,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大一加入这个团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的,纯属学生个人的兴趣和意向。让这些有意愿的同学尽可能地参与进来,但是之后我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我必须保证,他们经过团队的训练,必须有所成长。
记者:您有什么创新、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吗?
沈瑜:创新团队不能仅停留在参加比赛的阶段,还要进行体系结构的完善,以求可以真正实现产业化。这意味着老师和同学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其实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被辜负的,人的努力是漫长的过程,才能站到一个不一样的高度。团队不是为了奖项或利益,而是自己的提升。
如果说经验的话,我觉得首要的就是人一定要有目标有理想,端正态度,静下来,不浮躁,才会有厚积薄发的力量。而且,在团队里面,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只有先学会给予,才会有收获。团队的优势就是发挥每个人的长处,给他人知识还有精神上的支持,拥有做事做人的魅力,去影响别人,才能铸就团队的成功。
通过这么几年的实践,我觉得作为老师,我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走出学校之后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能力,这才是创新团队的真正目的。我感触最深的的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一点引导,会出现很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