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屏障 调结构 盖新房 ——民勤县建设美丽乡村纪实

01.07.2014  12:28

  6月,民勤大地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记者沿民湖公路来到西渠镇进号顺新村,在绿树环绕中,一幢幢新农宅鳞次栉比,一个个农家庭院别具一格,宽敞的柏油路四通八达。

        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告诉记者,村上按照“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的建设思路,建设小康住宅,经过3年的建设,全村110户农户都住上了新农宅。

        号顺新村是民勤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典型之一。

        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说,民勤紧抓国家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武威市委“城乡融合”战略,狠抓生态治理、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全力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至目前,全县建成和在建美丽乡村示范村7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1.73%;新建和改建农户住宅2.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35%。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5.65%,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治沙造林构筑生态屏障

        民勤,十地九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个县首先致力于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宜居的大生态环境。

        记者来到民勤县最北端的青土湖,只见满湖芦苇,水波荡漾,水鸟嬉戏,生机盎然。然而在1959年,青土湖完全干涸,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

        为改善青土湖区域的生态环境,民勤县加大对青土湖区域的防沙治沙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治理活动。现已建成防沙治沙核心示范区1000亩,完成压沙造林4万亩,围栏封育12万亩。通过采取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草)、退牧还草、下泄生态水等各项治理措施,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水面,青土湖区域沙化得到了初步治理。

        民勤县把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认真探索实践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启动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统筹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生态项目,着力抓好节水、造林、治沙、防污四个重点,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同时,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科技措施,加快推进封禁保护、封沙育林(草)、固沙造林、农田林网、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等工程建设,绿洲防护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格局,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2010年至今年5月底,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71.26万亩,发展特色林果业40.51万亩,实施工程压沙16.05万亩,实施封沙育林49.1万亩。

        调整结构培育富民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宜居是根本,产业是基础。民勤县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节水,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民勤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步阶段,在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长期短缺的条件下,要解决结构性缺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调结构、增效益上下工夫。

        民勤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有效破解了结构性缺水、农民增收的难题。至201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11.63万亩,特色林果业30.97万亩,累计建成日光温室4.13万亩,棚均纯收入达13805元,温室产品总产量10.2万吨,总产值3.2亿元,总纯收入2.4亿元。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450万头(只),较上年增长7.14%,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

        民勤县按照“以酿造葡萄为主、示范发展红枣和枸杞”的产业方向以及“东坝葡萄、西坝红枣、湖区枸杞”的总体布局,强力推进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特色林果业40.53万亩,2013年特色林果业挂果面积10.4万亩,酿造葡萄鲜果总产量达1.5万吨,红枣干果总产量达3.3万吨,枸杞干果总产量达0.4万吨,特色林果业总产值达7556万元。

        科学规划改善居住条件

        6月6日,记者走进苏武乡苏武社区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声轰鸣,社区建设工程快速推进。乡党委书记杨青林告诉记者,整个社区规划用地187.2亩,共建设框架式6层住宅楼36幢,总建筑面积145439平方米,可容纳1138户农户入住,项目总投资2.3亿元,将建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民勤县按照“以县城和红沙岗为核心,围绕民武路、民昌路建设核心经济区,促使全县产业、人口向城镇、工业区和绿洲片带集中,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按照“两心两轴”区域发展总布局,努力把县城建成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把红沙岗工业园区建成以煤化工、建材、新能源为主的工业中心,建设西临高速武威至民勤段和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两条轴线。充分发挥武左、民西、民昌公路主要交通干线带动效应,布局发展以西渠、昌宁、泉山、重兴为重点的四个中心组团,全面提升中心城镇承载和服务功能。

        民勤县以现有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两个覆盖”为基本目标,以居住区、产业区、服务区“三区分离”为基本要求,委托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统筹规划设计,综合产业结构、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公共服务配套、地方民居风格等多项因素同步规划、一步到位、科学推进。争取到2018年,全县90%以上的农户住进新居、过上市民化生活。今年,全县新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个、扩面4个,规划建设新农宅13853户。(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