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交汇织就惠民利民网

23.02.2016  12:34

    1月28日,市民李先生一大早就将孩子送到了大教梁社区,简单交代了几句,就匆匆踏上了上班的路。“孩子放寒假了,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安全,多亏社区开办的假期活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李先生说。记者了解到,这个照料班已经连续开办了3年,成为了家长们的贴心班,也成为了广武门街道基层党建的一张名片。不仅如此,广武门街道通过“三五工作法”,变坐等工作为上门服务,打造了“惠民畅心园”党建特色,打通了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

    行政与服务分离社区“小细胞”成为党建“大基石

    2015年9月15日,鸿安供热站在武都路198-206号院内张贴了因地下管网破裂腐蚀今冬无法供暖的通知,这意味着该片区冬季供暖将无法保障。广武门街道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城关区物管办打了报告,并与供热站、庆阳路房管所多次碰头协商。最终达成了对地下供暖管网予以整体更换的协议,并于2015年10月21日开工改造。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暖气通了,居民笑了。

    而这只是广武门压缩社区工作人员坐班时间,实现与百姓零距离的一个缩影。如今,各社区承担的18类195项中的103项行政事务已全部“收回”街道,由街道社区行政事务受理大厅实行“一口式接件、归口式办理”,将居务大厅全部改为活动中心,腾出了更多空间建设了图书阅览室、百姓舞台、多功能活动室,增加了市民活动场所。同时,也腾出了工作人员下到网格,集中精力为百姓服务。

    刘淑兰是广武门街道新华巷社区的居民,一张普通的名片她随身携带了数年,即便换衣服也从来没有落下。“电话随拨随通,任何事情都能相求。”她抚摸着名片说。刘淑兰说的名片就是广武门街道的“党员名片”,名片上印有街道社区党员的姓名、联系方式、邮箱地址和所属党支部,并由党员本人亲自送到自己所联系的单位和群众手中,并以此与群众建立起最直接的联系。赵宇宁说:“我们要求每个党员用党员名片的形式,从上到下,一直贯穿到最基层的群众那里,成为联系各级政府、各级领导的一条经线,以便于上情下达,更便于下情上达,从而体现‘党员天天见、平安在身边’的活动主旨!”。

    党员天天见,这个最质朴的承诺。正是通过这种“见身影,明情况”的党员天天见,广武门街道开创了“五走”、“五看”、“五问”的“三五”工作法,带领着街道和社区的每个党员、工作人员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看到了百姓生活中的点滴困难,问到了居民的民生巨细,使得社区成为了倾心为民服务的“小细胞”,更成为了基层党建的“大基石”,成为了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大平台。

    上门便民服务党群架起连心桥

    在新华巷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71岁的马亚龙老人和40岁的儿子共同居住,生活十分困难,于是就积极为他办理了低保。2012年,马亚龙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垂危。社区巡查人员将他及时送到了医院,并联系医保、民政重大疾病救助,为他报销了医药费。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2014年,他的儿子马建军又查出患了慢性肝炎并向肝硬化转变,可一贫如洗的家中早就无力承担医药费了。社区干部入户了解到情况后,借给他们一万元,终于在死亡线上把马建军拉了回来。“接连救了我们父子的命,街道和社区就是我们的亲人。”老人老泪纵横,感激连连。

    不仅如此,广武门街道还创新上门服务的载体,以社区居民“生活区”为圆心,以居民生活“一刻钟”为半径,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广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实现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制度,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以日常生活所需为重点,整合填充辖区资源,合理布局服务机构,为老百姓提供就近服务,加盟商家已由原来的40余家增加到90余家。

    聚沙盘网络批发商城就是其中的一个商家。1月28日,天寒地冻。87岁老人王德香翻阅着社区送来的便民广告单,从上面圈出了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一袋米、一桶油、1斤青椒,3个洋芋。一个电话,加盟的商家就将这些东西送到了家门口。“街道上做的这个真方便,真正地方便了老百姓。”王德香老人说,不仅如此,街道还在辖区内设置的30个“民意信箱”、10部“民情热线”、“民情QQ群”和街道微博、微信平台都更加便捷地服务着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通过各个渠道征集到的问题也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民勤街“三不管”楼院50多年没有暖气,街道筹集了130万元,对民勤街72-76号“三不管”楼院实施了二次供热管网新建工程,使169户居民告别了依靠小煤炉取暖的历史;黄河沿社区秦安路156-166号,多年来无人收缴水费,居民用水屡次被断。社区就派专人发动居民安装自动水表,并负责日常卫生及各项费用收取,小区面貌顿时焕然一新……赵宇宁告诉记者,事实上,除了党员这条经线外,广武门街道还把涉及到群众生活和街道社区各种事务列为纬线,经纬交织,织就了一张服务百姓,建造了平安街道的工作网络。这一件件事情,如涓涓细流,温暖了百姓、和谐了社会,架起了党群和谐的连心桥。

    打造志愿者队伍党员时刻驻守在百姓身边

    赵宇宁说,广武门街道辖区的特点之一就是省、市行政企事业单位较为集中,在街道报到的省、市在职党员达到3030人。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呢?

    街道党工委进一步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党工委书记带头走访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等党政机关,通过介绍街道社区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今后的打算,赢得上级部门对基层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组织辖区党员开展了岗位认领和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省委政法委已在6个社区、1个楼群院落里开展平安建设等宣传活动;省委信访大厅的相关负责人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讲解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信访工作;省检察院在职党员为辖区部分在职党员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讲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课程;广大在职党员纷纷走进楼院开展平安宣传、心理辅导等平安志愿服务,目前已经开展活动170余次。

    在大教梁社区,一个专门在假期义务照料孩子们的课外学校也应运而生。今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大四的学生周晓璘已经在这里志愿服务了4个假期。每天早上,家长将孩子送到社区,下午下班后再接回去。中午社区还专门聘请了厨师为孩子做饭。家住省委家属院丙号楼的魏琳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水车园小学就读一年级,因丈夫经常出差,自己又在医院工作,平时根本照顾不上孩子。如今,社区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看着孩子在社区图书室看书,旁边还有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孩子做功课,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如今,在广武门街道,党团员志愿者队伍已经达到了29支1600多人,加上网格员、楼院长、综治员、小红花护卫队、在职党员平安志愿者、老大妈看护队,逐渐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感到党员就像亲朋好友一样时刻在身边,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员干部的心里有了群众,群众的心里有了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