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逃经济犯在北非给当地包工头当车夫

03.11.2014  15:18

  宋嵩绘

  中国兰州网11月3日消息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整体部署,今年7月22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截至10月29日,行动开展100天,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其中,缉捕104名,劝返76名,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44名,缉捕数已超过去年全年总数。然而,行动尚未结束,“猎人”仍需严阵以待,10月30日,公安部召开专项行动视频推进会,“猎狐”行动将深入推进……

   缉捕

  主动出击,40余个境外缉捕组无一失手

  抓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全国公安机关交出这样的成绩单,背后充满了艰辛和坎坷。记者在“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采访了解到,除了长途跋涉带来的身体疲惫,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的搭建、国家法律规定之间的衔接、他国风俗习惯的尊重、语言交流的顺畅等问题都需要充分考虑。

  其中,对周某的缉捕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据了解,周某本是河南某公司老板,2011年10月以来,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存款2亿元。今年5月,资金链断裂,周某潜逃境外。

  “逃到天涯海角,也要绳之以法。”河南公安机关锁定周某藏匿地点后,立即飞赴哥伦比亚。“9月19日,我们经历了34个小时的漫长飞行,抵达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那里地处高原,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人喘不过气。我们顾不上身体调整,立即投入战斗。”据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宋满刚介绍,“哥伦比亚法律规定,警察必须持有当地大法官签发的逮捕令等法律文书,方能进入住宅抓捕。我们蹲守在周某藏匿地点外10小时,才将他成功抓获。”

  据公安部经侦局缉捕行动队队长文小华介绍,为了确保缉捕的高效,他们制定了“四套战术”,即情报导捕、主动出击、以我为主、拓宽渠道。“之前的做法是在世界范围内发出红色通报,等待各国反馈。现在,我们变‘被动等靠’为‘主动出击’,派出工作组与他国警方共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