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新常态”考验的是发展内功

13.10.2014  12:07

新常态”考验的是发展内功

黄绿

  常言“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不论承认还是不承认,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社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催生的高速发展,经济运行已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对此,或许这一提法还不尽相同,但对于这一观点,不论是高层的表态,还是基层的感受;不论是理论界的研究,还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乎对于“新常态”就形成了共识。因为,重要的是事实胜于雄辩。

  进入“新常态”是一回事,接受“新常态”则是另一回事。进入“新常态”既有主动的因素,但更多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跑步前行,步行才是“常态”;一国经济自然也不可能长期高速发展,符合经济运行规律才是“常态”。故有“太盛难守”之说。

  常说“欲速则不达”,道理自然人人明白,但要接受“新常态”,方方面面恐怕就不那么心甘情愿了,就不会有那么坦然了,显然接受“新常态”比进入“新常态”要难得多。因为,进入可以视为完成时,而接受则意味着现在时和将来时,进入“新常态”面对的是更多困难和挑战。纯粹就发展而言,过去的发展是更多依靠粗放的外延扩张模式,而“新常态”下的发展则必须走创新内涵的路子,要解决的是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接受“新常态”就是考验方方面面发展的“内功”。

  考验“内功”,首先考验的就是内心的定力。习近平同志首提“新常态”时就要求“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就是要看得远一点,坦然面对既有发展现状,要更有耐心地去应对未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几十年保持高速增长,突然回到7%左右;有的地区长期发展速度还要更高,但回落的也更大,乃至出现负增长;而欠发达省区发展速度启动没有多年,就遇到经济回调降温等等,尤其是对于GDP挂帅的政绩观的摒弃,不适应而引起焦虑甚至恐惧,自然难免。而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内心定力,需要的是对于“新常态”的“慎思之”和“明辩之”。

  “新常态”既被西方金融危机之后的经历所证明这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同时,未来也将告诉人们“新常态”又是今天我们为了发展得更好,而必须实行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常态”在考验发展内心定力的同时,考验的也是我们发展经济所积聚的“内功”和潜在的能力。在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丰富的经验,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与昂贵的成本,特别是目前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譬如,在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缓、结构矛盾突出、产能过剩严重、资源环境压力过大、需求下滑、出口减缓、地方债务沉重、影子银行活跃等影响潜在增长的因素和挑战时,不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更要拿出有别于过去的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与办法。“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过去的老路子走不通,就必须另寻出路。从这点来说,“新常态”下关键是要发挥、培养和提升解决老问题、新困难的发展能力。

  “新常态”是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的醒目标志。因而说,“新常态”更是考验改革的“内功”。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与改革是唇齿相依,须臾不离,是改革将中国社会推向了现代化的快速轨道。然而,“新常态”下的改革,是“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是“涉险滩”,是“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是破除体制、机制桎梏,消除权力寻租与腐败,是实现市场经济的公正、公平和透明,是任重道远的不懈探索。

  “思其艰以图其易。”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而进入“新常态”的中国则更需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改革,特别是需要练好改革的“内功”,提升全面掌控深化改革的魄力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