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环境可以双赢

30.11.2015  14:50
原标题:人民日报国际论坛:经济和环境可以双赢

中国正在生态文明的语境里重新思考“发展”,它已经在大力投资环境清洁、重建工业经济和提倡绿色发展等理念上走在前列,是重新审视21世纪经济发展理念的先驱国家

即将召开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漫长征程中的一步,通过一次会议并不能达成解决问题的全部方案,但巴黎大会能够为各国提升雄心和行动力作出贡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决定,彰显了中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注和承诺。此前,中国已经展现出采取重大举措的意愿,例如到2030年左右让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争取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一直以来,中国都致力于维护与践行联合国的各项宗旨与原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则是中国在这一合作过程中的天然伙伴。近几年来,我们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具有战略性,越来越密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从中国积极的政策、决策当中获益,比如现在我们正与中国一道,将新的环境立法模式、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等向其他许多国家推广。

中国正在开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环境从原来被保护、被清洁的对象提升为一个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化管理的对象。“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被着重提出,体现了中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越来越转化为在经济领域里的行动。可以说,中国正在生态文明的语境里重新思考“发展”,它已经在大力投资环境清洁、重建工业经济和提倡绿色发展等理念上走在前列,是重新审视21世纪经济发展理念的先驱国家。下一个五年规划意味着一个从解决环境问题,到普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转变。这将使中国成为一个更具活力的国家,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令全世界瞩目的对象。

20世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大多时候被看成交替使用的策略——要经济发展,就牺牲环境;要保护环境,就放慢经济增长的脚步。但从今天中国的经验中,我们发现这种策略是不必要的。中国一边治理环境,一边推动经济增长,从依赖化石能源转变成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更低成本、更少污染,同时也意味着新技术、新市场的诞生,以及新就业岗位的出现。

联合国在一年多前发布了一份对太阳能和风能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80%的太阳能和风能都出口到那些依赖传统能源的发展中国家,但在10年之后,全球50%以上的新能源将从发展中国家出口至全球市场。中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供给内需,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促使太阳能热水器之类技术在全球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使得非洲也能承受起高新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这些事例说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非不可共存,取得双赢的机会广泛存在。

(作者为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30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