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入手 逐条整治 整体推进

05.02.2017  05:35

    自“三大整治攻坚战”开展以来,我市各区县针对一系列问题从细节入手开展环境整治,使街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西固区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30+X”资金保障机制,即西固区财政将农村每人每年30元基本运行费用作为“奖补资金”,根据考核结果,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将运行费拨付各村;“X”是指费用不足部分由各乡镇街道统筹、村自筹解决。

    而皋兰县针对背街小巷“七乱”问题,按照“查漏补缺、抓住重点、主攻弱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的工作方针,采取“局部整治、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对健康路、百盛路、农贸巷、火车站巷、一中巷、铁路工区巷、物资局巷、公园巷、东兴路、供销社家属院巷十条背街小巷的72项问题,逐条逐项整治解决。

    西固“30+X”筹资模式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实效

    近日,记者来到西固区达川镇吊庄村,只见一辆垃圾清运车伴随着“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的音乐缓缓驶来,此时村民们已拿着垃圾桶来到屋门外等候,村民杨春和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早上8点,垃圾车(三马子)就会到村上来,挨家挨户地收集垃圾,这样既省了我们倒垃圾的麻烦,还使村道巷尾变得干净了。

    达川镇镇长王维功介绍说,目前镇上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垃圾清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与一家有资质的物业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公司承包全镇各村每日的垃圾收集与清运,并为2000余个商户和村民全部配备了垃圾桶,确保各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辖区内垃圾处理全覆盖;在张岗路沿线设立了环境卫生“温馨提示牌”,随时提醒群众“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自觉维护周边环境卫生。

    在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环境整治由主干道逐步向背街小巷延伸,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带领下,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三堆五乱”整治行动中。村内设置垃圾木屋2个和垃圾池4个,垃圾每天定时清运;村内灌溉水渠设有专人维护,清洁队伍定期清扫;已拆除乱搭乱建、废弃房屋、残墙断壁40余处。“刚开始拆除乱搭乱建时,村民不理解,,现在人们习惯了干净的环境,思想观念也有了转变,能主动保护环境了。”杏胡台村党支部书记柳玉忠说。

    西固区自“三大整治攻坚战”开展以来,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全区6个乡镇和3个涉农街道组建成立农村环境综合管理所,管理所下设若干个网格清扫队。每个村有固定的清洁队和村级检查组,清洁队和农户每天定时清扫承包路段和房前屋后卫生,实现了农村垃圾“户收集、村清运、乡处理”。为保障机制能长期运行,西固区还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30+X”资金保障机制,即西固区财政将农村每人每年30元基本运行费用作为“奖补资金”,根据考核结果,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将运行费拨付各村;“X”是指费用不足部分由各乡镇街道统筹、村自筹解决。同时,推行农村环境卫生乡镇领导包村责任制,每个村都有一位乡镇领导包抓,协调督促落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保证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持续有效开展。

    □兰州日报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李奕萱

    皋兰集中清理十条背街小巷陈年垃圾

    【兰州日报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县城面貌确实有了很大改善,每天都有很多人上街打扫卫生,现在不但农贸市场巷子、百盛路变干净了,就连以前最受我们皋兰人诟病的脏乱差的火车站巷道也变样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像新的一样,看着都高兴。”2月4日,家住皋兰县城火车站巷道的刘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

    “三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皋兰县针对背街小巷“七乱”(乱泼乱倒、乱停乱放、乱摆乱占、乱涂乱画、乱行乱穿、乱运乱撒、乱架乱布)问题,按照“查漏补缺、抓住重点、主攻弱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的工作方针,采取“局部整治、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对健康路、百盛路、农贸巷、火车站巷、一中巷、铁路工区巷、物资局巷、公园巷、东兴路、供销社家属院巷十条背街小巷的72项问题,逐条逐项整治解决。

    据介绍,皋兰县具体开展了卫生死角集中整治活动,雇佣装机、三马子对十条背街小巷的陈年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清理卫生死角165处,清理垃圾26吨,背街小巷的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按照整治要求,细化72项问题,清理了背街小巷两侧乱贴乱画、乱挂横幅63处,粉刷、美化建筑立面3800多平方米,取缔了违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163处,规范了门头牌匾11块,查处违建1处,并结合实际,清除卷帘门、玻璃门、橱窗、墙体上的各类招贴字、画,清理落地灯箱、落地广告牌,大大改善了小街巷的空间秩序和视觉效果。开展了县城排洪道清淤疏浚工作。清理县城排洪道4350米,清理垃圾480吨,清理淤泥425方,为群众营造天天整洁、焕然一新的出行环境。

    □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张发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