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没有浪费,还省了钱”中的悖论

23.11.2014  12:00

四年前为迎广州亚运会,耗资8亿打造西关最大的广场;四年后,因地铁8号线施工,广场又被拆了一半——今年9月,媒体质疑陈家祠广场被拆成了“短命建筑”,有市民直斥太浪费。昨日,在由广州市选出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到陈家祠广场集中视察时,荔湾区政府方面回应,“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还省了钱,加快了地铁建设。”(11月21日《新快报》)

无论是不是为了迎接亚运会而打造,一个耗资8亿的广场,仅仅在四年后便被拆了一半,“太浪费”是可以理解的合理质疑,那么,这样的“短命建筑”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存在浪费,在遭遇媒体质疑的第三个月后,终于等来了政府方面的回应,当然,这还要感谢一次省人大代表的集中视察,而回应中“没有浪费,还省了钱”,是一番让人大脑洞开的高见?还是一句让人心神不宁的荒诞呢?

根据这位政府调研员的说法,首先,目前受地铁施工影响需要拆除的为东广场,约占整个广场面积45%。其次,由于陈家祠东广场早在2009年就已完成了土地收储,所以目前地铁建设不需要再征地拆迁。在“没有浪费,还省了钱”的逻辑里,大概是这样的,估计在这位调研员看来,不到一半的影响,自然是算不上什么大影响的,既然算不上大影响,再去较真这“短命建筑”,首先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当然,如果非要来算这笔账,也是可以的,“鉴于拆迁成本的日益增加”,如果今日再来拆迁建地铁站,可能花费的拆迁成本将远远高于过去因建广场所花费的,所以得出了过去建广场是省钱的结论。

这样的逻辑能成立吗?在城市的高速发展中,轰轰烈烈的市政建设是可以想见的,即便是为了亚运而建,但只要能继续造福于民,也是无须太多责难的。从舆论和民意的反应来看,核心问题在于耗资八亿的广场为什么在四年后就要为地铁施工而拆掉呢?无论是拆了多大面积,毁坏的都是一个广场的整体性,损失的都是附近居民的福利,拿面积来说事,本身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当然,更关键的问题是,一笔看似划算的经济账,就能说明这是拆得好,拆得妙的事吗?按照拆迁成本的水涨船高看,早日因建广场而进行的土地储蓄,确实从成本上“省了钱”,但这与舆论和民众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直接对应的吗?今日经济成本上的划得来,能够掩饰短命建筑本身的问题吗?这似乎是答非所问的回应了。

事实上,关于“明知建地铁站还重金改造?”的问题,并非没有相对合理的解释,建地铁站是今年才有的规划,而广场据说是1996年的事,中间相差了18年,出现难以预计的推倒重来,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而之所以最新规划选择了这个广场,也是基于“成本最小对市民影响最小”。只要把这些问题向舆论和民众交待清楚了,哪还来这些“短命建筑”、“太浪费”的非议呢?

当然,这也是给了相关部门一次生动的提醒,城市规划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停留于肤浅的面子工程,更不能成为政绩工程,否则造成的就不仅仅是“太浪费”的事,还可能是输了民意的事。

文/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