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之后怎么办(文化脉动)

12.06.2014  13:48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投资1000万元左右,创造出2亿多元的收益,每一集收视都超过全国同时段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在国内六大视频网站的节目点击量也达6亿多次,还成了无数观众在微信、跟帖、微博、聊天、电话交谈中的主题,截至目前,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节目播出权。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人们对中华美食的无穷回味,而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在CCTV—1的首播平均收视率则达到1.59%。一部纪录片能引发如此热度,是否意味着纪录片黄金时代的来临?

好故事成就纪录片

其实,纪录片在我国早已走出了那个备受冷落的年代,近些年,电视纪录片频道不断产生、大小原创作品纷纷问世、民营纪录片公司接连成立,连新媒体都将纪录片视为今后的热点。因《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春晚》等纪录片的热播,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纪录片“一不赚钱、二无收视、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认知正在被彻底扭转。

舌尖上的中国》确实把纪录片带进了一个新天地,谁也没有料到,将“”拍成纪录片也能赢得如此高的收视率。“舌尖”的影响力还从荧屏走向现实,“舌尖”域名被抢注、网友创作“舌尖体”、各大网站开设“舌尖”专题、相关食品甚至厨具因此热销,图文并茂的书籍一再出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认为,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纪录片带进了公众时代,那么《舌尖上的中国2》则正在将纪录片引向产业化的征程。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更看重舆论由此开始的争论,他说这让人们不但开始欣赏纪录片,更让人们开始思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是一次成功的纪录片品牌建构,从一个单独节目发展为系列节目,在长达两个月里成为传媒焦点,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将开辟一个纪录片新时代。中国纪录片需要这样的品牌,也需要更多的品牌产品。”不过,张同道也认为,目前对《舌尖上的中国2》在技术层面的争论比较多,但文化的、学术的,依然很浅薄,或者根本尚未触及。这也包括近些年对各类纪录片的讨论。“没有真正的、严肃的、深层次的纪录片批评,就不会有纪录片的迅速发展和远大的市场前景。

事实上,早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已经播出,央视的《大国崛起》、上海纪实频道的《大师》等,都备受关注,但“舌尖”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更加普及。不过,究竟什么是优秀的纪录片,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是艺术性强的,还是道理说得透彻的,或是历史事实叙述得准确、清晰的?是收视率高的,市场收入多的,还是思想性强的?此外,扮演的、编创的可否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张同道认为:“2013年中国纪录片生产达到11000小时,其中称得上纪录片产品的只有1200小时。这就意味着,将近90%的片子不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它们无法从作品转化成产品再到商品。这些纪录片在完成播出之后,就被收入磁带库。”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市场对纪录片人的要求,不再只是拍出一部好作品,更重要的是制作出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产品。

2013—2014年度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最近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关心的主题之一也是什么才算优秀纪录片。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强调以市场和影响力为依据,“无论进入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前提是要么能产生国际影响力,要么产生市场竞争力,如果这两点都不能产生,那一定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纪录片。”有一部收视率很高的纪录片《》,以枪传奇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关于枪支发展史的故事,通过信息的汇聚、音效的烘托、丰富的细节及动感的画面,吸引了观众。

好故事”已经成为优秀纪录片的标准之一,因为纪录片是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而好故事可以跨越空间、跨越文化,实现共鸣。不过,有专家认为,“在挖掘好故事的过程中,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准确表达。

这个市场依然很小

2013年,中国纪录片的生产规模已超过15亿元,市场规模超过22亿元。这与过去靠补贴吃饭或者在故事片前面搭配纪录片的日子相比,已经是个飞跃了。

2013年7月,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和播出联盟在郑州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纪录片行业从此进入联盟时代;而“中国纪录片联播网”《纪录中国》栏目在70家地方频道播出,更为纪录片播出带来了一大兴奋点。

民营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在2013年显示出勃勃生机,目前,中国至少有200多家民营公司、工作室参与纪录片制作,大的民营制作机构年度营业额接近1亿元,小公司的年度营业额在一两百万。民营机构2013年度的投入总量为3.77亿,较2012年增长了88%,也是近4年来增长数量和幅度最高的一年。

2013年,可以说,中国纪录片产业由萌芽期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据张同道教授分析,2013年中国纪录片市场产能依然严重不足,精品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平台的增加,这一矛盾在2014年将会更加明显。其症结在于人才匮乏,首先是金融、运营人才,然后是市场营销人才,还有具备国际视野和执行力的项目负责人才,这些人才的最大特点就是复合型,他们的数量将是未来纪录片市场能否大规模拓展的关键,而不能仅靠艺术、广告、文学等传统纪录片人才的支撑。另外,产业链不完整,收入主要依靠广告,版权销售价格偏低,创意价值得不到市场承认,也是纪录片市场的大问题。

上海金牛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公司,近年来制作了数百部纪录片,其中,表现56个民族的纪录片《中华每一家》,制作历时6年,尽管成就不小,但总经理黄麒依然深感这个市场还是太小。他们创作、制作纪录片都是不赚钱的,纯粹凭兴趣,资金主要依靠广告片的收入。他认为,纪录片市场仍然不规范,市场意识淡薄,品种单一,至今还有很多人不明白纪录片究竟该怎么做。一个纪录片行业,广告收入只能占一半,剩下的要靠版权和各类衍生品以及与网络的合作来赢利,因此,纪录片行业还应有新的商业模式。

委托制作、版权购买是3年来央视纪录频道的经营模式,以2013年为例,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的节目量已经达到了334集,占据了CCTV—9全年播出总量的48%。纪录频道在委托制作中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人民币。刘文介绍:“未来纪录频道将不断加大‘委托制作’的规模和投入,并通过启动‘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的新模式,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纪录片遇上新媒体

近些年的纪录片好像一直都在紧赶慢赶,电影纪录片落入低谷后刚刚有了危机感,电视纪录片的需求就已经成为主流,电视纪录片刚刚起步,新媒体又在向微纪录片急迫招手。2013年,网络纪录片、跨媒体纪录片与纪录游戏已经成为国际行业的热词。新媒体对纪录片,尤其是微纪录片的需求目前正呈现急剧上升趋势,许多纪录片制作公司都将新媒体作为自己未来投入的目标。上海金牛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已经行走几十万公里,拍摄了系列微纪录片《镜头中的国家地理》《即将消失的记忆》等,记录了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生存状态。他们拍摄的微纪录片每集也就5分钟左右,很受网站的欢迎。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文化市场需要大量的精短影像,反映瞬间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微纪录片拍摄节省时间,制作费用低廉,而且时间短,正适合了这种快餐文化欣赏要求和心理。过去几年,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如今,又增加为“人人都是演员,个个都是编导,大家都是历史的记录者”。

微电影大多都由广告片、纪录片组成,而且哪个是广告,哪个是纪录片也很模糊,比如一部描写汽车历史的微纪录片,每集只有8到10分钟,但既包含丰富的人文信息,也有商品的描述,从中国第一辆汽车名字的来由、第一位驾驶员和为他写的歌、几十年前的文献与广播、第一次与外资合作的艰难谈判……播出后依然获得无数“感动”,让人感受到人文力量,商品自然也留在脑海里。微纪录片如今还特别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很多广告客户都愿意定制微纪录片。

对微纪录片,专家们最为忧虑的问题与微电影相同,这种畅行新媒体的产品,其版权如何保护?用户需要不需要付费?就目前的情形看,这两项似乎都还没到极为迫切的时刻,因为广告还是微纪录片的主要收入,但未来能否长期如此,这就是很多人的疑问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2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