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沙河滩管理站荣获甘肃省工人先锋号先进事迹材料

05.05.2016  11:10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坚守岗位  护我绿色家园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沙河滩管理站荣获甘肃省工人先锋号先进事迹材料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沙河滩管理站位于核心区,气候恶劣、高寒阴湿,管护面积660公顷,平均海拔3300米,冬季达10个月之久,现有职工6名,远离局机关85公里。由于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禁止一切人为建设、人为活动,至今,沙河滩管理站通往外界的道路仅靠一条森林防火便道通行,尤其是管理站下属的两个管护点,至今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沙河滩管理站全体职工始终信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三十年如一日,用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血和深情,书写对自然保护事业的执著和忠诚,用孜孜不倦的进取意识、踏实苦干的奉献精神和务实担当的优秀品质,坚守在沙河滩这片热土,守护这一片绿色家园。

    一、以资源保护为中心,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沙河滩管理站作为全局最艰苦的一个基层站点,管护面积660公顷,远离机关、交通极为不畅,年均气温在6℃以下,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气候特色,年均冬季达10个月之久,尤其是柏木嘴、雅崖滩两个管护点至今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面对人少、工作量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现状,站上一班人牢牢把握主旋律、掌握主动性,大力倡导“甘肃精神”和林业行业精神,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工作氛围,始终以资源保护为中心,不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保护区各项工作发展。

    1、规范管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加快保护站标准化建设进程。建成管理站巡护监测室、资源管理室、会议室、防火物资储备库“三室一库”,实现了制度上墙,防火器材到库,有效规范了管理站日常管理;二是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做到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工资不拖欠、各项费用不透支、不乱支;三是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多次召开专项会议,部署安排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沙河滩管理站连续4年被莲花山保护局党委授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红外线监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科学管护,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按照天保工程管护要求,对林区群众放牧进行了全面清理,保持核心区的原始状态,给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场所。 自2011年以来,沙河滩管理站实现了区内无盗伐林木、无捕猎野生动物、无乱采滥挖、无乱占林地、无森林火灾、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六无”管理目标,确保了林地红线安全 ;二是夯实野外巡护和监测工作。按照局确定的4条巡护线路,明确动植物监测内容、具体规程技术要求和责任。通过严格审核巡护数据,全年累计巡护97次、259人次,发现动物实体数675只(次);三是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完善和更新《莲花山保护局沙河滩管理站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成立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制度,严格值班制度,切实抓好防火巡护、瞭望和检查工作,组建了一支25人的半专业义务扑火队。在重点地段确定火情瞭望监测人员和报告人员2人,保证了火情监控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时,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扩大宣传内容。进入森林防火期,站上专门组织人员对岗尕山、白土坡等辖区进行拉网式、走庄串户的宣传,重点对辖区内的智障人员进行了造册登记,并与其监护人签订了智障人员监护协议书。

    二、以科研合作为依托,全力提升保护区实力

    自1995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莲花山保护区开展长达20多年的定位研究,先后有1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8名本科生在莲花山保护区完成毕业论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人才。

    莲花山出色的科研工作,与莲花山保护局历届领导班子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保护局领导长期重视与国家科研机构的合作,不仅提升了保护局科研工作水平和莲花山保护区的知名度,而且也为我国野生动物生态学、行为学及保护生物学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沙河滩管理站作为国际著名的野生动物研究基地,在科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莲花山保护区沙河滩管理站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得到不断提升。2002年,“第九届国际松鸡科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后,来自20多个国家80多位国外专家到莲花山保护区考察我国特有松鸡科鸟类斑尾榛鸡等。沙河滩管理站是保护区中斑尾榛鸡最重要的栖息地,国际专家对沙河滩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全面的保护管理措施赞不绝口。同年12月,莲花山保护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2003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申请加入环保部UNDP/GEF保护项目;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51家林业系统示范保护区建设单位之一;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实施单位;2010年,成功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跨入甘肃省“省级文明单位”行列......这些成绩的背后,都付诸了沙河滩管理站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

    三、以思想建设为主线,着力提升职工理论素养 

    近年来,沙河滩管理站结合工作特点,制定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相互学习的学习模式,始终把干部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上来,有力促进了干部队伍政治素养的提高。

    1、以理论学习为重点,纯洁理想信仰。 坚持每周一、三的集体理论学习制度。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等政治理论以及林业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生态文明理念等,在学习中做到有记录、有考勤、有笔记、有心得体会,增强了全体职工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坚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投身保护局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理论基础。 据统计,2015年沙河滩管理站集中学习达50次;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15次,集中讨论10次;个人笔记字数均达3万字以上,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1篇以上。

    2、以强化职工思想建设为着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职工的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头做到自律、自省、自警,站长经常深入管护点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为职工排忧解难,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实行站长提方案、职工代表大会定方案的“二会决策”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和质量。二是坚持谈话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把“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作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主题和能力建设的着力点,站长与职工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增进了解、促进工作。三是坚持政务、财务公开,充分接受职工的监督运行机制,增强单位运行的透明度。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管理站工作实际,不断修改完善沙河滩管理站规章制度,让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下开展,让生活作风在制度的监督下得到改善。

    四、以务实为民为落脚点,促进保护区和谐发展

    古人云:“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知其疾苦”。管理站领导班子始终把务实为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把局党委满不满意、职工认不认可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1、落实各项制度。 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发挥传统优势,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习教育,又结合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交心活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强化队伍的向心力。把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制度,融入日常工作,使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2、服务好职工群众。 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单位,争当学习型、服务型职工活动。对来站办事的职工、林区群众,倡导“问一声好,让一个座,倒一杯水”,积极营造团结友善、务实创新的工作环境。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配合、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存、单位与外部环境融洽连通的创业氛围,推动了我局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沙河滩管理站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开创全站各项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力争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干部职工将紧紧围绕保护局总体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派做人,踏实干事,以“只争朝夕、时不待我”的状态和干劲,咬住目标、奋力赶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推进莲花山保护局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智慧林业持续发展,林区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用责任和担当,坚守在茫茫林海,诠释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无悔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