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真正“硬”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徐晓兵
2015年,我市把约谈作为挺纪在前的有力举措和抓早抓小的有效手段,坚持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落实,解决了一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广了我市开展约谈工作的经验。全年共开展约谈38059次,其中工作约谈33111次,提醒谈话3568次,告诫约谈1065次;共约谈94296人,是2014年谈话总人数的20余倍,其中地级干部56人次,县处级干部4562人次。(详见《兰州日报》1月25日一版)
约谈是指约请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接受谈话,通过教育提醒、指出问题、提出要求等方式,及时将被约谈人员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监督手段。早在2013年初,王岐山与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约谈了53位派驻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纪检组长、纪委书记,成为推动监督责任落实的重要措施。比如,“环保”约谈,雾霾驱散;“土地”约谈,把住“红线”;“安全”约谈,守住生命线。通过“廉政约谈”这一形式将“监督关口”前移,对问题干部及时给予提醒,帮助干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教育、管理和监督,让干部有改过的机会,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能局限于查办大案要案,必须要以啄木鸟的精神、零容忍的态度抓好党的纪律执行,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做到无盲区、全覆盖。特别是要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抓早抓小,违纪必究,切实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我市把约谈作为挺纪在前的有力举措和抓早抓小的有效手段,坚持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落实,就是要把工作目标从“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工作方法从“抓大放小”向“抓早抓小”转变。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党员干部进行约谈,是从严治党、前挺纪律、纪于法前的具体体现,是“多咬耳朵、常扯袖子、勤敲警钟”的有效举措。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入手,着眼于关口前移,先后出台了多个规范性制度,为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提供了制度保障。
而要使约谈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重在落实,让“约谈”制度真正“硬”起来。我市聚焦“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通过以上率下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约谈,使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坚守第一责任“不甩手”,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松手”,各级纪委(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敢出手”,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负责、逐级落实的约谈工作完整链条。压力传导下去,责任落实下去,还要“盯着办”和“回头看”,对约谈事项实行跟踪管理,提醒约谈事项是否重视、告诫约谈事项是否整改、工作约谈事项是否落实,都逐一跟踪问效,确保约谈问题件件有落实、件件有成效。
过去一年,在市委和市纪委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各部门在约谈中坚持问题导向,逐项跟踪督办,将整改落在实处,有效地避免了小问题变成大错误。实践证明,只有约谈制度真正“硬”了起来,将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约谈制度才能真正起到预防在前、约束在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