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永远系在心上

15.10.2016  08:38

  10月13日,东郊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为新加入少先队的同学戴红领巾。 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摄

  新华社记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时刻准备着……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使命与担当。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7周年。

  今天,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孩子们的胸前,无分老幼系在大家的心上。

   红旗一角领巾红 革命传统代代传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

  32岁邓祺正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红军长征的故事,自2009年起,她所在的瑞金市叶坪程炳耀长征希望小学,坚持联合叶坪乡21所学校和教学点,每年组织“十个一”红色主题活动。读一本红色故事书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

  在苏区,历史依然鲜活,长征精神代代传承。瑞金市熊敏的爷爷是一位老红军。小时候听奶奶讲起爷爷的故事,是她最入迷的事。已成为瑞金市解放小学教师的她,联系党史资料馆、走访老红军,发动同事、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她把原来简单宏观的史料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

  红军将士历经千难万险,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80年来,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在会宁县,革命教育已经深入到每个学校,除了组织模拟长征活动外,各学校还经常围绕红色主题开展观影、班会、国旗下的讲话、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会宁县北关小学每年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都是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前举行的。今年9月,北关小学六年级学生刘轩恺与老师同学一起,徒步前往离学校5公里远的长征胜利景园,重温了红色历史,并给烈士敬献鲜花。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刘轩恺说。

  北关小学副校长杨奋起说,学生们了解的长征故事比较多,对饥饿、困苦等的感受相对少。将红色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与红领巾相约 争当小主人

  广州市耀华小学二年级学生冯以诺的妈妈林静至今记得孩子入队的情景,当孩子有懈怠时,她就用入队誓词来提示他,孩子也相当努力地改正。

  “入队前,我们提早陪着他背诵少先队的誓词,每一次练习都非常认真郑重。他是第二批入队的少先队员,看着第一批入队的同学戴上了红领巾,他回来就十分羡慕,一直说想成为他们的一分子,总问我要怎么努力才能像他们成为先锋。

  像很多人一样,林静是在《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影视作品吸引中度过童年,对少先队有着天然的崇拜和革命英雄的情结。“虽然年幼的儿子暂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做接班人,但并不妨碍少先队对他的指导和引领。”她说。

  一年级就入队的黄奕潇,如今是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在此前于杭州西子湖畔举行的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中,她参与了《高山流水》和《我和我的祖国》的表演,“我们有100多个小伙伴一起,有一次排练到了凌晨三点半。

  作为学校的少先队副大队长,她参加了“文明上网”等多项志愿服务,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公德,把文明融入网络中。她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不仅要做现实生活的小主人,还要做网络环境的小主人。

  乌鲁木齐市第126小学有92%的学生来自流动人口家庭,特别是来自南疆三地州的学生占了66%,学校学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组成。

  今年已经读5年级的阿不都·许库兰二年级时从和田市第一小学转入第126小学。“现在学习环境越来越好,校园生活非常快乐。今天我们又汇聚在国旗下,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我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新疆发展越来越快。

  “通过新队员入队、老队员重温入队誓词等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了解‘红领巾’的内涵,有了自豪感和约束力。”第126小学校长张小荃说。

   与红领巾相伴 创新活动编织摇篮

  家长与学生互系红领巾、学生宣誓、“闯关评星”……在辽宁省,少先队建队67周年活动丰富多彩。

  在“闯关”活动中,沈阳童晖小学设置唱国歌对歌、学系红领巾等五道关口。副校长高宇表示,这种方式增强了孩子们接受爱国爱党教育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学生则以少先队员的身份,参加区艺术节暨运动会活动。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朱凤中告诉记者,选择今天作为教育艺术节的开幕式,具有双重意义。“学生们一方面既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加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艺术修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南京市聋人学校则通过举行入学仪式来庆祝这一节日。通常,学校每年会在新生入学、三年级学生的成长仪式、入队仪式等活动中,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意识到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佩戴红领巾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南京市聋人学校大队辅导员胡潇菡说。

  在队日活动中,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三小学校的周鑫正与同学搭浮桥,今年12岁的她个头不高,但她还是坚持和同学们用肩膀举起木板,让别的同学和老师踩着顺利通过。“虽然肩膀很疼,但如果不坚持,就会影响大家。”她说。

  她说:“父母都在打工,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陪我,有时候很孤独。但学校少先队丰富的活动让我很受益,有老师、同学的帮助,很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学校很多孩子是农民工子弟,少先队组织的团队氛围、纪律要求等正塑造着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他们在活动中成长不少。”汇川区第三小学德育主任兼大队辅导员刘晖说,借助少先队庆祝活动,以素质拓展、感恩教育等形式,让更多的孩子在少先队集体活动中,感受团队力量和共享集体荣誉。(记者余靖静、邬慧颖、许可、凌军辉、骆飞、白佳丽、黄浩苑、张玉洁、邹仲明)(完)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