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党旗红 ——靖远县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06.05.2016  08:33

  靖远县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始终将强化党建引领作为根本保证,动员组织各级力量聚焦精准扶贫、服务精准扶贫,以组织优势凝聚扶贫合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了“支部带富、党员创富、群众致富”的党建扶贫新格局,有效推进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相融互动。

扶贫在哪里 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哪里

  “党员干部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扶贫工作在哪里,党员的先进性就体现在哪里。”靖远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县委向全县18471名党员发出动员令,动员大家要以“贫困不除、愧对百姓”的使命感,确保脱贫攻坚目标早日实现。

  为了切实做到对象识别精准,今年以来,靖远县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活动,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地核查排查,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督查建档立卡工作“回头看”整改情况及扶贫工作和双联工作自查情况的通知》,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为组长的4个督查小组,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的方式,对全县完善提高建档立卡工作“回头看”整改情况,以及扶贫和双联工作自查自核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促进工作落实见效,确保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细做实。

扶贫在哪里 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哪里

  走进东湾镇杨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砖瓦房,村里电商服务点、金融服务点等一应俱全,设施蔬菜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几年前这个村子却完全是另一副面貌:基础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缓慢。

  针对发展现状,镇村两级紧扣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选好一个干部、配强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基础设施改善、服务功能完善、产业效益凸显的良好发展局面。

  东湾镇杨柳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录说:“我们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培训,培育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专业技能的党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信息、项目服务。”目前,全村已组建了5个党支部和20个功能型党小组,较好地发挥了创业带动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1700元提高到“十二五”末的4500元,仅设施蔬菜一项,年创收1300万元。

  靖远县着力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以“互联网+电商”“党支部+合作社”的成熟模式为基础,结合设施蔬菜、林果等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县注册成立农民合作社1800家,合作社成员4.2万人,带动农户5.1万户。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1.08万户,占贫困户的47.3%;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3个,销售收入增长率12.39%。

扶贫在哪里 基层党组织建设跟进到哪里

  金川村地处刘川镇最北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是全镇唯一的贫困村。

  “只有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户修订完善脱贫致富规划,才能帮助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金川村党支部书记金岳民说。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金川村“两委”班子和帮扶干部、镇村干部反复进村入户,认真开展贫困人口摸底和识别,找准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确定了金川村“521”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每家贫困户种植5亩蔬菜、养20只羊、实现1人务工。2015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40元,比上年增长22%。

  靖远县把建强配齐村级党组织带头人作为推进扶贫攻坚的关键,择优选配致富能人、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名大学生进入贫困村“两委”班子,从县直部门下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并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制,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能人治村”工程实施,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共推选储备能人党员后备村干部516名,择优选配进入村“两委”班子致富能人108名、大学生村干部40名、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72名。(记者李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