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小客车”代称是否别有用意?

14.04.2015  03:59

    11日晚10时许,吉林籍于某与北京籍唐某分别驾驶的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在鸟巢附近的隧道相撞,两车均有较大程度的损毁。据近几年媒体公开报道,事发路段正是“飙车党”常选择的“凌晨赛点”,附近居民曾多次向交警大队投诉扰民。而此次事故究竟是否因飙车而起,相关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车是人家的车,不管多贵,人家开得起,也损毁得起,似乎外人不足以道哉。但是,当此事与此路段经常出现的飙车游戏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所以“外人”都具备了发言的权利,因为损毁的虽然是他们自个儿的车,受伤的也是他们自己,但在限速的隧道内飙车,威胁的却是整个公共安全,这不能不令人有更加深沉的担忧。

    也许,这话说得有些过早,因为到目前为止,官方通报并没有给事故定性,最值得玩味的是,对两辆豪车也是用“红色绿色小客车”代称,这样的闪烁其词,反而更加刺激了公众的神经,引发网民丰富联想,使事件迅速演变成网络传播的“爆点”。

    两车毁损、护栏被碾压成麻花、隧道北侧墙皮被撕出一个大约70平方米的口子,内侧钢架以及疑似电缆线被扯出,现场没有看见刹车痕迹……从现场来看,当时的车速有多少并不难想象。另外,对于豪车,公众也有个普遍的心理注解:车主非富即贵。而在现实中,不论是金钱还是权力,又往往能够左右一些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警方一开始就用“红色绿色小客车”代指事故车辆,是否可以视作有意包庇和遮掩的苗头,也不好说。

    飙车行为严重危害公众安全,飙车行为各地都有,每个人的生命都可能因其断送,民众因此十分反感与痛恨。这起事件也因此而发酵为一个“标本”事件时,网民自然会紧盯不放。

    不管你以前是否开展了专项打击,如果这一次,哪怕仅仅这一次,没有一个科学的让众人信服的调查结果,以及基于这个结果的刚性执法,恐怕警方自身也会被“飙车案”牵连进去,陷入更深的信任危机。所以,别以为此起事件没有出人命,就可以轻描淡写地处理。蔡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