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过越红火——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见闻

20.07.2017  11:42

  原标题:【精准扶贫 共奔小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见闻

  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全景。本报通讯员 吴鲁

  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以前是一个贫困村,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465.8元,有380户、1598人收入处于贫困线之下,贫困面83.4%。

  近几年来,元古堆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全力推动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落实,村里发生了喜人变化,2016年还被评为“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

   环境美了,面貌新了

  盛夏时节,我们在元古堆村看到,一排排新修的农宅在群山绿树间相映生辉;过去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硬化路,通到了各家门口;清澈的洮河水引到了每户人家的院落;大石头沟休闲度假区里游人如织;光伏食用菌产业园区生机盎然……村委会主任郭连兵介绍:“现在村里的面貌变化很大,新房建起来了,道路硬化了,河堤修好了,农电改造了,养老院建起来了,学校改扩建了,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也有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4年多来,元古堆村累计投入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1526.08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产业发展项目9个、公共事业项目5个;447户农户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新建或改造10千伏线路2公里、0.4千伏线路7公里,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硬化村社道路30.49公里,新建桥梁2座,村内所有道路全部硬化;建成集中安置区3个,安置农户130户,配套建设羊舍130栋,改造危旧房324户,危房基本消除;建成移动网络基站2处,全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混凝土护岸11.4公里,生态措施防护岸9.4公里;完成机修梯田77亩。

  去年,元古堆村建成了定西市首家村级扶贫展览馆。村党支部书记贾元平说:“我们不能忘了过去,但更相信未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发展有了路子,脱贫有了底气

  近几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元古堆村立足实际,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不断探索发展之路。2014年,引进定西市欧康房地产公司成立“圣源”投资公司,先后在村里办起了砖厂、石料厂、建材厂、商混站、矿泉水厂、中药材加工厂以及梅花鹿、孔雀特种养殖场,引导227户农户以现金、土地等入股,参与企业分红。

  村民龙永锋以前在外打工,两个孩子上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几年前他回到村里,受益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政策,以种植的马铃薯、培育的苗木,以及饲养的羊,分别入股村里的几个合作社,家里的收入情况逐渐地好了起来。如今,他家还清了贷款,一年的收入达到3万多元。他信心满满地说:“日子好过了,我要把孩子和媳妇领上,去外面转一转,看看外面的世界。

  元古堆村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探索形成了“母畜寄样+农户分红”“资产收益扶贫”“互助增信金融扶贫”“土地入股”等6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增收渠道越来越宽。村里先后有18名村民赴国扶办蓉中培训基地参加了致富带头人培训,有13名党员创办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88%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村党支部副书记、致富能人刘海东创办的塑业编织厂年产值1000多万元,吸纳40多名贫困群众到厂里务工,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

  截至目前,全村有未脱贫户11户50人,贫困面为2.6%。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43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35元。

  集体有了实力,发展有了动力

  过去的元古堆村,贫困人口多,村集体经济也算不上富。2015年8月,在国务院扶贫办任职的张婉婷被选派到元古堆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工作期间,她在帮扶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千方百计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寻找出路。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她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240万元,在村内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后电站可运行20年,每年村集体可收益20万元。

  近年来,元古堆村着眼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实际问题,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为村里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先后对元古堆小学进行了整体搬迁,新建幼儿园1所,新建教学及办公用房1210平方米,全村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整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室、金融代办点、体育健身中心等项目,建成村民公共综合服务区,改造建设敬老院1处;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有效遏制“因灾返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在村文化广场上,正在散步的李大爷告诉我们:“现在,一有时间,年轻人爱往农家书屋跑,媳妇们聚到一起跳广场舞,老人来这里散步健身,变化太大了!”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吴鲁 张安军)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