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红柳老人”刘铭庭:用一生践行科技为民的誓言(下)

14.01.2019  01:46

62年前,1957年,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生刘铭庭,主动要求到边疆去,用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62年过去了,他扎根大漠戈壁,防沙治沙的同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他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刘红柳”,他也正如同红柳一样,用坚守,呵护着一方绿洲、一方百姓的需求,无论怎样的起起伏伏,困难艰辛,他都无怨无悔。

如今,进入刘铭庭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的大芸种植场,很难想象这里当年就是一片荒漠。当年,他带着老伴储慧芳来到了这里,并且把家也安在了这片荒漠上,从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到如今成排的树林,规划有序的试验田,都是两位花甲老人和当地群众一点一滴建设出来的。刘铭庭不仅手把手教维吾尔族群众种树、种红柳、种梭梭、种大芸,还一句一句教会他们说汉语,教他们知识。

买吐地的父亲早亡,母亲带着他和弟弟,生活非常困难,刘铭庭让他学种大芸,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不仅发工资,借给他钱结婚,买房子,还鼓励他离开农场利用技术多挣钱。买吐地现在也有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已经上了大学,提及刘老和他老伴,他觉得他们就是他的爸爸妈妈。

大芸种植场建设初期,刘铭庭用自己和老伴的积蓄与退休工资请了100多名当地群众来务工。为了贴补开支,夫妇俩种了点西瓜,每当到各乡村巴扎上卖西瓜时,刘铭庭都带着自己打印好的大芸图片,给维吾尔族群众们推广这种能带来致富的种植项目。 2003年,刘铭庭获得全国大芸种植的第一个发明专利,紧接着又成功研发出大芸“开沟播撒高产法”,从那时起,刘老一直把技术无偿教给周边群众。20多年间,他手把手教会了上百位维吾尔族群众种植大芸,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近几年,刘老岁数越来越大,腿疾加重,但只要老乡需要,他依然会到现场亲自帮忙。刘老和老伴去年11月份才从农场回到他们在乌鲁木齐的家,两位老人的家非常简朴,每个房间的墙上挂的都是大芸、红柳、大芸种植户的图片,两位老人的衣着和日常饮食也非常简单,但是从刘老写得密密麻麻的记录本里,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细致。

62年的扎根边疆,62年的科技为民,刘铭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毕业时立下的报国誓言,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兰州大学立足西北,服务西北,“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在刘铭庭的身上,清晰可见。虽然已经是耄耋老人,但他依然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要把自己所有的科研知识,都奉献给这片他奋斗了一生的土地,奉献给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

【编后语】不忘初心   当人民的科学家   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

到西部去,到边疆去,刘铭庭用自己所学,为贫困群众服务,努力做一位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

62年来,他秉持初心,无悔选择,吃苦耐劳、一心为民、实干报国,他用青春与年华,用奋斗与奉献,书写了科技工作的价值:科技在于应用,在于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甘肃台报道。

编辑:贾   若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