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映红大山深处的沟岔梁峁
校园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兰州晚报讯(记者张鹏伟实习生赵中伟张建梅文/图)1月20日清晨,一辆写有“兰州仁和医院”字样的爱心车从兰州缓缓驶出,向着静宁方向驶去。除了本报记者、医院代表和司机外,七八人座位的车子空间全被一包包崭新的棉衣、书包和文具所挤占。“暖冬行动”第31批爱心物资由兰州仁和医院、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兰州金港城医院出资4.5万元购买,捐赠给静宁县李店中心小学400名山区学生。本报“暖冬行动”首次走进静宁
1月20日是静宁县李店中心小学放寒假的日子。为了赶在学生放假前送上春节礼物,当天早晨7时许,本报记者便与兰州仁和医院、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兰州金港城医院志愿者代表一起从兰州启程奔赴静宁。
中午时分,爱心车辆抵达李店中心小学。这是本报“暖冬行动”第一次走进静宁。
静宁县李店中心小学始建于1945年,主要服务半径由学校撤并前的2公里现变为10公里,现覆盖7村18社,有学生786人。本次活动的资助对象为学校的400名山区学生。
看到爱心车满载着崭新的棉衣,孩子们开心地议论起来。“这些都是好东西,成绩考好的学生有,平时不好好学习的没有。”孩子们知道校长王周良是故意在说,便不理睬,还主动跑过来帮忙搬运物资。
“中国红”映红大山深处的沟岔梁峁
简单的捐赠仪式后,志愿者和老师一起分发爱心物资。拿到新棉衣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试穿。因为女孩子的新棉衣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于是,校园操场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而当学生们离校回家,“中国红”就摇曳在大山深处的沟岔梁峁间。“爱心捐助,传递的是爱心,营造的是希望。”王周良说。
就读于一年级的7岁小女孩小媛,家离学校13公里。为了让女儿上学,今年43岁的老郑放弃外出务工,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陪小媛读书。为了贴补家用,老郑在小媛上学期间到周边打零工,但收入甚微。周末老郑回家帮妻子打理家务,经营几亩薄地里的胡麻、土豆、玉米,一年收入只有六七千元。
“这新棉衣太漂亮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小媛甜甜地笑着,咧了一下嘴,看了看记者低下头轻声地说:“我长大也给没有新棉衣的孩子送漂亮的衣服穿。”
小张今年10岁,三年级,姊妹四个。从弟弟凯博脸部被火烧伤那天起,小张再也没有穿过新衣服。“我知道家里只有一点钱,给弟弟看脸伤是大事。”
此外,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区孩子的诸多“天生缺陷”:孤儿由于缺爱,抑郁悲观,部分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成为最需要关心的群体;父母患重病或孩子本人残疾,孩子学习“难上加难”;单亲家庭造成孩子心理缺陷;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不断增大,形成“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现象;撤点并校后,孩子们在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上学路途遥远,安全受到威胁;家长租房陪读接孩子,严重影响务农和打工,使得家庭越来越困难。“山区孩子确实需要更多关爱,还希望‘暖冬行动’等公益行动关注。”当地县委相关负责人说。
爱心医院购买4.5万元暖冬物资
作为本报2014“暖冬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全程战略支持机构,兰州仁和医院、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兰州金港城医院出资4.5万元,为400名孩子们购买了400件棉衣、76个书包、76套文具、76本儿童励志书、76个毛绒玩具、76条围巾、76顶帽子、76双手套。
“建院10年来,兰州仁和医院一直热衷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捐赠各类爱心物资累计800万元,为兰州乃至全省各家医院培养了优秀的管理人才上百名。”1月8日是兰州仁和医院建院10周年纪念日,该院院长沈戌介绍,时值10周年院庆之际,兰州仁和医院特推出“仁和十年为健康加油微公益点赞”系列惠民活动。即日起至2月28日,医院将拿出10万元公益基金补贴所有就诊患者,推出10元男女专项体检项目,到院患者能获取500元代金券,同时每就诊一位患者,医院现场向“暖冬行动”山区孩子捐款1元。
与此同时,兰州仁和医院还推出“妇科微创爱心手术”公益活动,面向全市征集100名由于家境贫困、身患重病而不能得以治疗的市民,推出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前病变、多囊卵巢、妇科肿瘤、阴式子宫次全切术、宫外孕等爱心手术,广大市民可通过医院健康热线、网络、微信等方式报名。